心脏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意义重大非凡1、体格检查初步确定诊治方向和观察疗效;2、体格检查可以适度缓解过度医疗。3、体格检查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4、体格检查在医疗资源匮乏时更有必要。心脏体格检查内容心脏望诊心脏触诊心脏叩诊心脏听诊周围血管检查血压测量MCL的测量首先需确定左锁骨中线MCL: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距离1、准确定位锁骨的两端及锁骨的中点3、做前正中线的平行线(即为左锁骨中线)4、测量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直距离心脏视诊内容及要点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尖搏动:强弱、部位、范围有无异常搏动注意切线方向观察心尖搏动心脏触诊内容及要点心尖搏动:部位、强度、范围–左第5肋间锁中线内0.5-1.0cm–搏动范围2.0-2.5cm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指腹并拢触诊心尖搏动震颤:器质性心脏病特征体征收缩期震颤:收缩期随心搏动而出现者舒张期震颤:舒张期,在心尖搏动后出现连续性震颤:在收缩期及舒张期均有触震颤和心包摩擦感用手掌尺侧心包摩擦感部位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明显收缩期和舒张期皆可触及,收缩期更易触及坐位前倾或呼气末明显1、望触结合确定心尖搏动点;2、心尖搏动触诊:“两步法”心脏叩诊心脏被肺遮盖部分叩诊为相对浊音代表心脏的真实大小和形态叩诊顺序:先左后右从下往上由外向内方法:板指: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被检部位,其他手指微抬起,勿接触体表叩打指:取右手中指,自然弯曲,以指端叩击板指的第二指骨前端叩击要点:一个部位每次连叩2~3下,叩击力度一致叩击力度宜轻叩诊方向垂直,富有节奏与弹性,频率不宜过快,叩击后立即抬起右手叩击动作以腕与掌指关节活动为主,避免肘部参与运动每次扳指移动距离小于0.5cm心脏叩诊先叩左界: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二肋间后叩右界:先叩出肝上界在肝浊音界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至第二肋间心脏叩诊心脏听诊解剖学基础------瓣膜听诊区体表标识右心房右心室三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三尖瓣、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二尖瓣听诊区二尖瓣听诊区心脏听诊顺序12345产生机制:S1主要由于心室收缩开始,二尖瓣和三尖瓣突然关闭,瓣叶突然紧张引起振动而产生。听诊特点:①音调较低(55~58Hz);②强度较响;③性质较钝;④历时较长(持续约0.1s);⑤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⑥心尖部听诊最清晰。产生机制:S2主要是由于心室舒张开始时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突然关闭引起的瓣膜振动所产生听诊特点:①音调较高(62Hz);②强度较Sl为低;③性质较Sl清脆;④历时较短(0.08s);⑤在心尖搏动之后出现;⑥心底部听诊最清楚。心脏听诊----心音构成第三、第四心音构成•S3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第二心音之后0.12~0.18s;•S3的产生是由于心室快速充盈时,血流冲击心室壁振动所致。仰卧位和左侧卧位听诊最清晰。高抬下肢可增强、坐位或立位可减弱或消失。•S4出现在舒张晚期,约在第一心音前0.1s(收缩期前)。•S4的产生与心房收缩有关。•通常只能听到S1和S2,在某些健康儿童和青少年也可以听到S3.一般听不到S4,如能听到可能为病理性。心脏听诊三、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心率•正常成人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多数为70—80次/分,女性稍快,儿童偏快(3岁以下儿童的心率多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多偏慢。成年人心率超过100次/分,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运动、兴奋、激动等生理情况下心率增快,可达100—150次/分。•如心率突然增快至160—240次/分,持续一段时间后突然终止,宜考虑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烟酒过度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情况下诱发。•在心脏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较易发生多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则可诱发心功能不全。•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迷走神经张力过高、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