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稿范锐平治庸问责同志讲话(录音稿)范锐平同志在全市治庸问责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11月5日)同志们:今天召开全市治庸问责工作动员大会,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治庸问责工作的要求和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工作部署,学习武汉经验,开展治庸问责工作,为加快推进‘四个襄阳'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优良的作风保证。刚才,必雄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做了一个很好的动员报告,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抓好落实。四个单位分别做了引导性发言,希望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真抓实干,抓出成效。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关于怎样看待襄阳的干部队伍我对襄阳干部队伍的总体印象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省领导对襄阳干部情况的介绍,二是省委巡视组的介绍,三是在工作中对干部的观察和了解。总的来看,襄阳干部队伍是一支优秀的团队,是襄阳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襄阳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石。关于襄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社会上有这样或那样的议论,综合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精神萎靡,工作不在状态。有的干部没有再前进的动力。不同层次、一定数量的干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干劲不足、精神不振的现象。二是作风飘浮,工作不扎实。有的干部说大话、讲假话、搞形式、走过场。很多工作说得多,做得少,有些地方经济数据有水分。三是自律不够,他律不严,存在不廉洁行为。群众不满意,反映比较多。通过省委巡视组的巡视和监督,各级组织抓整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意见大的问题。但干部队伍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社会议论比较集中的这些问题是现实存在的,我们回避不了。尤其是极少第1页共14页数干部还存在着不廉洁、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但这绝不是襄阳干部的主流。襄阳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整体状况是不错的。从总体上看,有四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队伍庞大,自信心强。全市党政群和政法机关596个,工作人员20735人。事业单位3371个,126000人。这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我们把这支队伍建设好了,必将成为跨越发展强有力的‘加速器'。反之,如果不重视或者没有把这支队伍建好、带好,其迟滞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必将延缓襄阳的发展进程。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襄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发展的不俗业绩,使广大党员干部普遍表现出对襄阳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对襄阳这片热土充满炽爱,对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充满渴望,对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一主两副'战略衷心拥护,对推进‘四个襄阳'建设,热情支持,积极参与。这种信心,是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克难攻坚、跨越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是责任心、使命感的具体表现。我们应该充分肯定,积极引导和鼓励。二是干部队伍素质较高,执行力较强。近几年来,尽管主要领导调整较快,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阶段性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都能够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这充分展示了襄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说明广大党员干部党性强、执行力强,并不因为领导班子的调整,一个阶段工作重点的变化,而影响各级党组织贯彻市委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的态度和力度。三是宽厚大气,包容性强。这个特点非常鲜明。襄阳自古南船北马,是南北气候、文化习俗的分界线和交汇带。笑迎八方宾客,诚纳九州英才,是襄阳人的品格,是襄阳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屡屡成为战略要地的核心原因。应该讲,在我们这支干部队伍中,这种文化得到了非常好的传承和发扬。现在的市委班子,相当数量的干部是通过组织交流到襄阳任职的。近年来,在襄阳本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巨额补贴,引进了一批学历层次高、思想开放、年轻优秀的人才,充实到襄阳干部队伍中。无论是交流干部,还是引进人才,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接纳和帮助。最近,我们选拔了12名高学历的干部到各个县(市)区担任职务,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表决和党委换第2页共14页届选举中,新任职干部都以高票当选,充分展示了襄阳人开放、包容、宽厚的胸怀。四是作风硬朗,战斗力强。近三个月来,从高水平、高质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