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ofChineseandforeigngardensHistoryofChineseandforeigngardens1宋代发展的社会与文化背景2城市建设——东京与临安3宋代的皇家园林4宋代的私家园林5文人园林的兴盛6宋代的寺观园林7宋代的其他园林第五章园林的成熟期(一)——宋代第五章园林的成熟期(一)——宋代■五代十国2·公元907-960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同时,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31宋代发展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社会发展■两宋时期:AD960——127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都汴京(开封),改名东京。■关中经济衰退,江南经济位居全国之首,粮食与财富可由江南供应。→中国王朝的都城逐渐往东转移。瑞鹤图4■在这过程中,东北契丹族建立辽王朝→势力扩张到华北大平原,定都南京,又称燕京。■辽末,东北女真族→金王朝,公元1122年,金军占领南京,次年按约将南京交还给宋,1125年又夺回,并南侵,与南宋对峙150年。■1227年,被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灭亡。■1126年,金军攻下东京,改名汴梁。次年废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逃往江南,建立半壁江山的南宋王朝,1138年定杭州为“行在”,改名临安。■公元1279年,南宋亡于元。51宋代发展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文化发展■儒、道、释三大思潮,处于蜕变之中。·儒学→理学·佛教→禅宗·道教→士大夫道教■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一个高潮阶段。·出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历史成就-①6①地主小农经济十分发达的同时,城市商业和手工业亦空前繁荣,资本主义因素已在封建经济内部孕育。•张择端《清明上河图》7◐历史成就——②②城乡经济发展,带动了科技的长足进步。•四大发明•建筑技术方面:《营造法式》李明仲、《木经》喻皓•园林树木和花卉方面: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王希孟《千里江山图》8◐历史成就——③③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比所有任何时代都高。“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满朝朱子贵,尽是读书人”·文官执政是宋代政治的特色→文人士大夫造园活动促成了《文人园林》的兴盛。→皇家园林也受到影响宋代走向衰退之路的原因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9◐历史成就——④④诗词内容与风格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诗词的主流转向为缠绵悱恻、空灵婉约。·著名诗人:陆游、范成大、范仲淹、欧阳修等·园林诗、园林词成为宋代诗词中的一大类别。夏日田园杂兴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0◐历史成就——⑤⑤宋代的士大夫阶层中,品茶、古玩鉴赏和花卉观赏也开始盛行。·中唐以后的逐渐兴起的品茶习尚到宋代而普遍盛行于知识阶层。·品茶有斗茶和分茶两种方式。11•书画超越唐代•北宋四大家:董源、李成、关仝、荆浩匡庐图·大山、大树全景式构图·古代人物画的最高追求——传神·古代山水画的最高追求——意境·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方法→“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士大夫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北宋匡庐图董源《潇湘图》12董源《潇湘图》平淡而幽深,苍茫而深厚13郭熙《早春图》•郭熙“早春图”→论著《林泉高致》对春、夏、秋、冬四季山景的描绘•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郭熙:幽谷图范宽:溪山行旅图14■南宋•南宋山水画,受宫廷画院的影响:追求含蓄、诗意。•南宋四家:马远、刘松年、夏珪、李唐。•踏歌图:表达了“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的诗意。——“一脚山”的特点马远《踏歌图》15夏珪溪山清远图画作风格:边角之景—主题的形象少,假面简洁洗练,留白面积较大,多用“计白当黑”的手法,利用对角线保持平衡感,虚实对比强烈,以很少的景物来衬托意境,而不是直接用景物去画意境。162城市建设——东京与临安▶东京·城市功能:由单纯的政治中心演变为商业兼政治中心,演变为商业的街巷制。·宫城的南北中轴线的延伸作为全城规划的主轴线。·东京共有三重城垣——宫城、内城、外城,每重城垣外围都有护城河环绕。·四条河流组成水网,解决城市供水和宫廷、园林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