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77课课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西峰初中八(1)班周永才???思考:1、维新变法运动与戊戌变法是一回事吗?2、“戊戌变法”中要变的“法”指的是什么?“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一、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重。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瓜分狂潮,危机严重2、社会条件:1、社会形势:3、经济条件:一、背景1、政治背景:(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瓜分中国领土、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造成中华民族严重危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直接原因)2、经济背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根本原因)二、维新变法运动1、序幕:(1)背景:(2)时间:(3)主要代表:(4)结果:(5)意义:《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全国。公车上书失败了2、发展:(1)创办报刊:《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2)组织团体:强学会等政治团体。3、结果:成功,进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三、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时间:2、内容:3、结果:4、历史意义: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光绪帝没有实权。失败原因----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失败了。2、百日维新主要内容及影响: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1.下列对维新变法运动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B.是带有一定群众性的救亡图存运动C.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是它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D.以维护孔子的封建权威,尊奉祖训同:挽救民族危机,使国家富强异:(顽固派)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维新派)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了民族危机B.推动了政治改革C.促进了思想启蒙D.发展了社会经济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康有为主张: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道理。载湉(1871--1908)1875年即位,年号光绪。1889年亲政。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人,1898年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变法。后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临刑前有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3、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4、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教训: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富强的希望。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板书戊戌变法序幕—公车上书政治团体形成—《中外纪闻》、强学会高潮—百日维新失败—戊戌政变性质—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爱国运动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课堂小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