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2013年6月9日,由文化部、省政府主办,省文化厅、市委、市政府承办的“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幕式隆重举行。今年的端午民俗文化节依然保留了许多传统项目。有子胥庙会、端午祭祀、龙舟竞渡、包粽大赛、香囊制作、踏白船表演赛……等等。嘉兴端午节,呈现给人们的是一个个热闹非凡、异彩纷呈的节庆场景。材料反映了①国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②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影响④民族节日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就在2013年端午节这一天,我国三位航天员端坐于“神十”返回舱内。聂海胜发出祝福:“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我们‘神十’航天员向全国人民、全球华人致以节日的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航天员祝大家节日快乐。这表明①传统文化仍存在于现实中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特点④传统文化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④3.“神十”的成功发射使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离现实更近了一步。与“神九”相比,“神十”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发展就是要否定继承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先有继承而后有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如今,每年清明节期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祭先烈”活动,引导人们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网上祭先烈”活动说明①我们能够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③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④5.网祭也是祭祀文化的一种传承。网络可以虚拟,但保留了传统祭祀的许多符号和记忆。这说明A.传统文化内容底蕴深厚B.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财富C.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D.传统文化文化选择不同6.2013年6月15日上午,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正式拉开序幕。本届非遗节的主题确定为“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下列对文化遗产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遗产都是非物质的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C.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凝固的艺术D.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7.无独有偶,文化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认真组织2013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确定2013年“文化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为“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这一提法与上题本届“非遗节”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之所以我们要传承文化,做文化遗产的主人这是因为①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②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文化遗产决定着各国文化发展进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2013年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在今天,以及在我们的一生中,让我们与家人和新老朋友一道,迈出或大或小步骤,加固各种纽带,加深我们对文化多样性价值的了解,并帮助我们共同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在于①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②是维系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④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9.2013年产生的网络新词,像“4B青年”、“正能量”、“你摊上大事了”等,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A.文化创新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B.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D.文化创新来源于群众的灵感10.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的2013年《开学第一课》,2013年9月1日晚8时于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出,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共上了“开学第一课”。在我国,能实现2亿多人同上一节课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