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式德育在中学的探索双城市兆麟中学语文组张晓微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四有”新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成立了以班主任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为使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专门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着力进行德育系列的建设,如制定了全面系统的具体德育目标、德育纲要,合理安排德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种德育途径相结合的合力网络,优化德育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等。2.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中学生心理档案为科学育人提供依据。我们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的原则,设计了个人情况(包括自我评价、生活习惯、读书习惯、爱好与娱乐、心理困难)、测试情况、家庭情况三大类别。其中个人情况与家庭情况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不清楚的部分可询问家长。测试情况由学校心理教师完成。心理测验之后,我们把有关的结果分别反馈给老师、家长和学生。如学习适应性测验后,我们把班级分析表给任课老师,把个人诊断卡给学生。反馈结果的同时,我们将讲解如何根据测验结果评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根据“测验结果可相信但不可全信,可参考,但不可完全依靠”的原则让学生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我们还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作详细的测验报告分析。以便让我们更好的掌握各个年级、各个层次、各种类型学生的详细情况。3.注重自身(师德)的培养教育是一项宏伟的育人系统工程,要教育出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学生,除领导重视以外,还必须有高政治素质的教师队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同志也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揭示了教师对发展教育事业起着主导性的关键作用。为此,增强我的教书育人观念,使自己成为一名先进的德育工作者,我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爱护图书、珍惜图书,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育;节约粮食,“一餐一饭当来之不易”的教育;大胆泼辣、勇敢无畏、健身强体、报效祖国的教育等等。同时建立健全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常规制度,做到定期检查定期考核。4.尽力发挥教育资源的德育价值教育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随时地把握教育的时机,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我校的做法是:(1)寓德育于各科教育及活动之中,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对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同时,每位教师还需通过言传身教的文明语言,得体的举止,高尚的情操及人格魅力感化影响学生,我们具体要求教师上课语言要文明,不带脏字,衣着整洁,按时上下课,对待学生态度要和蔼,上课不准抽烟等十项要求。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2)运用电教,研究教法,增强德育效果。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是我校各科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同时通过每周两次的新闻荟萃以及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伟大成就等内容的录像,也收到了良好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了爱国主义的热情,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3)把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尽可能使每一个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动震撼和启迪。我校除按照教学大纲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外,每周还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到校外进行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