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如何做到有效教学【摘要】有效教学,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成果好差的一个重要标准。怎样组织起一堂称得上“有效教学”的信息技术课,让农村的孩子也享受到高效益的信息技术课呢?本文拟从“认清形势,摆正位置;夯实基础,充分备课;激发兴趣,适时引导;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等四个层面作出解读。【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农村初中;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这是一个提出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科学问题。其中的“有效”指的是通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能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它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成果好差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这半个多世纪的研究里,关于“有效教学”的文献频频见诸于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课程隆重登场,针对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研究也提上了案头。作为一名教学十多年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本人站在“农村”的位置来看待这门课程的有效教学。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怎样组织起一堂称得上“有效教学”的信息技术课,让农村的孩子也享受到高效益的信息技术课,笔者一直探索着这个课题,这里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还请同行斧正:一、认清形势,摆正位置笔者提出这个观点是什么意思呢?笔者从事了多年的农村初中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农村的孩子,由于农村人文环境的悬殊等因素,家里没有电脑,较少机会接触电脑,也就每个星期那几节课,农村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较为落后,根本谈不上一个信息素养的问题。教过农村学校的教师都知道这么一个事实:上一堂课教的内容,下一堂课教师还得再重温几遍,这不能过多地责怪孩子,这就是孩子们特殊的环境。所以要我们认清形势,摆正位置,最大程度地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益。孩子们缺少的是信息技术环境的熏陶,缺少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遗忘曲线提醒我们尽量充实我们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益,最好地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动作记忆效果一贯强于机械的记忆,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实践性强的特点,把大多的时间还给孩子,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操作,这既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上机实践的快乐,又在不知不觉的学会和掌握所学知识,这既弥补了农村孩子训练时间的不足,还可以让孩子们更好记忆。二、夯实基础,充分备课要给学生半桶水,你得拥有一桶水,要有一个更好地教学效果,教师本身首先要具备充实的理论基础,如果说大学给了您基本的教学理论,那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充电则会使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平时我们教师要做到最基础是提前学习,吃透课本,加以提高。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很好地去学习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我们何谈组织一个高效的课堂,更谈不上有效教学。我们需要认真去研究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要尽量想到课堂上会出现地每一个“意外”,信息技术广泛性尤其需要我们去做到这一点。1认真学习课本知识是关键,但充分地备课也是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引路人,如果路带错了,学生就只能在草丛中乱闯而不能闻花之香味了。充分地备课则会让教师教学过程中胸有成竹,让教师更能组织起一堂高效的教学。“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教学组织形式”。虽然这都是老一套,但笔者认为这里的每一项都是不能缺少的,面对所传授对象的不同情况,你还需要推陈出新。除了最基本地相应备课以外,我们更需要面对农村初中孩子的优缺点,分析对象,分析环境,有针对性地去备农村孩子,备课时只有考虑到了需要地每一个细节,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才能发挥出最高效益。三、激发兴趣,适时引导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学习能力、效果和主动性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在农村学校尤其在信息技术课上尤为明显:由于农村这个特殊环境,学生基本靠的与身居来的学习能力投入到平时的学习中去,学生之间的差距进入初中后越来越明显,学生之间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也就越来越有差距,信息技术课上,有些学生对你的教学觉得太简单,但有些学生又因为听不懂而失去了兴趣。偷偷打游戏的孩子并不仅仅因为他们不想学,因为他们有上述的一些原因。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该怎么办?笔者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