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共迎——丝绸之路新的机遇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大运河、南方喀斯特第二期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二。2014年6月26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共享与共赢共荣的新机遇”为主题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顺应大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宏伟构想给丝绸之路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亚欧合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我国为什么要设立“文化遗产日”以保护文化遗产?(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2)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文化共有的精神家园;(4)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5)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通过文化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二、大运河等申遗成功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1、(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2)我国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3)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世界的认可;(4)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1)有利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3)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4)有利于拉动旅游事业的发展;(5)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何重要意义?(1)有利于促进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扩大中国向西欧内陆甚至欧洲地区开放;(2)有利于加强中国中西部地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3)有利于中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四、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这表明我国坚持哪一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基本国策?1、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2)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对文化遗产的有力保护,对世界发展的果敢担当。为进一步保护文化遗产和适应世界发展的心形势,我们中学生分别应怎么做?(1)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自觉担负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学习和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积极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文化遗产做贡献,如在游览名胜古迹时,自觉保护文物,不乱写乱画等。(2)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善于学习互鉴,勇于创新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