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育人,探索德育创新注重实效,拓宽德育渠道——阿城区龙涤中学德育工作交流材料为适应新形势,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我校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工作的特色,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的做法:一、在常规德育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我校始终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指导原则,坚持育人从育德开始,突出德育主体,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以“主题教育活动、特色班团会、实行值周班制度、德育与心育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配合、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观摩课,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实践活动。1、在常规中寻求创新,使常规化的德育活动收到不平常的效果。开展的主题升旗仪式及班会活动,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内容多样化,形式规范化,征集主题民主化。为使升旗仪式主题选材和设计上更加贴近学校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近两年开展面向学生征集主题内容的活动,现在有30%的主题是采纳学生提供的,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以“读儒家箴言,做儒雅师生”、以“学会感恩,感受生活,感动心灵”、“感恩爱,学会爱,延续爱”等系列主题的教育活动中,采取升旗仪式上师生进行演讲;班会组织收看《于丹论语心得》“孝敬之道”和邹越《让生命充满爱》等讲座视频;配发主题提示和为深化主题而选编的宣传资料,让感恩教育,从家庭伦理道德开始;以孝育德,从热爱和孝敬自己的父母做起,以此培养纯洁美好的情感,收到了润物无声,育人有情的效果。4月15日,我校初2、2班主题班会观摩课〈体会母爱、学会感恩〉从形式到内容以及教育的实效性,深深打动了学生、感染了家长和听课的教师,当班会课进行到父母与孩子拥抱这一环节时,父母哭了,孩子哭了,一些听课领导和老师也流下激动的泪水,我们深刻体会到,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突破口的选择非常重要,教育方式、手段要有创新突破,怎样做更符合目前青少年身心特点,使我们的教育让学生入脑入心。2、突出德育主体,改进管理方式,抓好养成教育。学校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校德育活动的主人。开展“三自”主体实践活动,即自定目标、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学校通过实行值周班制度,进行换1位体验,人人都是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形成学生个体自律与学生群体间他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大大提高了学生文明守法、遵守纪律、维护秩序的自觉性,文明素养普遍得到了提高,行为习惯更加规范。从起点上让学生参与管理,听取学生建议,制定《龙涤中学学生行为规范32条》、《学生课堂九不准》、总结出《龙涤中学学生八荣八耻、校园八荣八耻、家庭八荣八耻》汇编。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1、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培训投入,坚持每学期召开以心育工作为专题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展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和管理魅力,交流具体工作方式方法,用经验和典型案例指导工作。开展哈市级《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实验》的课题研究,利用各种培训机会和校本研究活动,提高教师对心育工作的认识。重视培养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已有一名教师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为今后专业化、规范化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了师资保证。去年,为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对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对异常情况及时与班主任及家长进行沟通反馈,及时排除心理问题。2、强化过程和方法有欣赏,才会有爱,只有充满欣赏和爱的教育,才会有成功的教育,已经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表面上得到太多的关心和呵护,但内心孤独的孩子大有人在,他们更需要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赞许和认可。每个学生都有被承认、被欣赏、被关爱的渴望。09届一名女生,父母离异。她在心理和情感上非常敏感、多疑,看了些心理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就简单的对号入座,怀疑自己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学习。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一起想办法,在学习上鼓励她,从精神上、心理上给予关爱,帮她调整,使她尽快走出误区。经过这段经历,她还喜欢上了心理学这个专业。现高二.八班一名女生,从外地转入我校。上课状态不佳,行为散漫,不与同学老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