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展评论文以新课改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李伟哈尔滨市对青一中以新课改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现在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及做法。一、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在自由空间中表露自我。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按我的理解,民主平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学生是与我们老师平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包括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又有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反思目前的课堂教学,民主平等的调子唱得很高,公开课、观摩课演得很有水平,而在这些课的背后——平时的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师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与老师不一致的观点,课堂上气氛紧张,怕老师者大有人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课。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得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老师不是表扬他勇于说不,敢于否定的勇气,而是强忍着自己内心的不快,马上补充说出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请问这种做法怎么会自由宽松,怎么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试举我执教的《六国论》为例。第一步,让学生理解对比的写法,知道是把六国与秦对比起来写的。第二步是让学生找出对比方面,学生找到了对比词语,感受落六国与秦的鲜明区别。第三步,让学生自读自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第四步,师生相互品读,先由学生朗读、师生评议,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品尝,体会师生读得好在哪儿,哪儿需要改进,从读的情感和技巧两方面品析,在品析中感悟,在品析中提高。合作学习是增加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宏观调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习惯。每一位同学都会为达到小组共同目标而努力,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的个体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教师成为参与者与促进者,这更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大家在讨论中无拘无束中,畅所欲言。二、以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为主,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发现。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但是分析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难发现,在一部分课上,教师每节课都将学生几人分成一个小组,团团围坐在一块,也不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坐在课桌外侧的学生扭起脖子看黑板的字是否舒服,也不能有效地关注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此时此刻真实的心理需求与学习状态,只有轰轰烈烈的形式,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只要让学生讨论起来,也能给领导与听课的教师一个满意的交待了。好像新课程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几位课程专家满意似的。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时,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再说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我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让学生初步自我解释诗句的意思后,我对同学们说,我看同学们们哪个能发现小的问题,哪个能发现大的问题,如果谁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回答不了,那我就拜他为师。听了教师这一番充满激励的话语,大家个个眼睛发光,纷纷埋头读书,思考问题。一会儿,一只只手举了起来。“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呢?李白和表达的什么感情呢?几个问题后,再也没人举手了。我看没有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便鼓励说:“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一些好的问题,但我相信你们再读读诗,再思考思考,讨论讨论,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只见他们眉头皱了起来,又埋头默读起来,窃窃地议论起来。五分钟后,班上的发言更热烈了了。“老师,为什么李白要“独行即骑访名山”一个男同学好象发现了新大陆。为什么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呢?”一位女同学疑惑地问。这两个问题确实很有价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