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中的对峙》一课以导学案为载体,设计了三个环节:构建知识体系,核心问题探究,课堂练习巩固。一、构建知识体系导学案中“预习感知”栏目呈现“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链接”,指导学生预习,构建知识体系。随后学生展示预习成果,提出疑惑,同学们相互解答。既解决知识构建中的困惑,又自然过渡到“学习探究”环节。二、核心问题探究以导学案中“学习探究”栏目设计的问题为中心,通过学生解答,同学互助,在生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点拨”、“质疑”、“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认识,达成学习目标中的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课堂练习巩固根据导学案中“课堂练习”栏设计的练习题,学生当堂练习,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根据课堂教学的实践结果,教师的评课,以效定性,自我认识如下:一、亮点1、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板书设计清晰、简洁,直观地帮助学生构建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3、学生交流预习后的困惑,相互解答知识认知方面的问题,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二、不足1、在第一个环节,遗漏了“冷战开始的标志”“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知识点的强调,影响了后面的探究,浪费了时间。2、“学习探究”栏目设计的问题,不应该每一个都采用“合作探究”的模式,应该积极为学生搭建“上坡”平台,帮助学生即时生成。3、教学语言不精炼,尤其是第一个环节不应超时,“点拨”的艺术修养还要加强历练。总之,一节公开课,将“设计”与“实际”对比,将“优点”与“缺点”琢磨,收获后的喜悦跃然心田,我将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