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共1课时)[学习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新课导入]思考:1、放在窗台上久不移动的盆栽植物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2、引发植物生长方向改变的环境刺激可能是什么?这种改变有什么适应意义?[学习活动]活动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单侧光照射下的现象分析:a.带胚芽鞘尖端的①向光弯曲生长;b.去掉尖端的②不生长也不③弯曲;c.遮尖端的直立生长;d.不遮尖端的弯向光源生长。思考:1、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呢?2、根据a和b组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3、从a和c中,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d组实验设计的目的是什么?(2)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④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并传递到下部的⑤伸长区时,造成⑥背光面比⑦向光面生长快。2.詹森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单侧光照射下的现象分析:e.切去尖端的不生长,也不弯曲;1f.隔一“琼脂片”的胚芽鞘则⑧向光弯曲生长。(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⑨传递给下部。3.拜尔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黑暗条件下,把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在一侧,则向放置尖端○对侧弯曲生长。(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⑪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则弯曲生长,放置“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则不生长不弯曲。(2)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⑫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思考:1、温特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生长素时,有没有提取出这种物质?2、结合上述结论,你能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吗?5.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⑬产生部位运送到⑭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⑮微量有机物。思考: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有什么区别?(提示:从合成部位、运输途径和功能上去分析)例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的发现史和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这个实验的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2B.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C.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例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②③④⑤⑥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例3、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右图所示)。正确的结果是例4、下列关于胚芽鞘生长与向光性的各种实验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目的不一致的是A.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B.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研究其感光部位C.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D.将含IAA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活动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思考: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有哪些?它所需的原料是什么?2、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怎样的?你能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吗?(结合“技能训练”)3、你知道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吗?4、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怎样的?3例5、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例6.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A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