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观摩课的感悟新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到学生中心,从重教轻学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注重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也自觉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理念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因为自身理念上的认识模糊,或者出于操作上的条件局限,包括本人在内的很多教师身上还存在着一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学生情感需求的自说自话、自以为是的现象,影响了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通过观看两位教师的课例,我觉得他们尽管教学风格不同,各具魅力,但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1.精心的准备,巧妙的设计。这两节课的成功,都离不开课前精心的准备。胡老师把自己家开眼镜店的事例巧妙地转化为教学资源,体现了教学的“有我之境”,由于带着强烈的教师个人色彩,学生感觉亲切可信,所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龙老师则通过拉钩游戏,直入主题,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两难问题的设计,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辨空间。2.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不仅表现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贯彻,更体现在对课堂生成的及时引导、充分利用,化解教学困境。在这一点上,龙老师的课,给人的印象更深。3.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两位老师上课,一个婉转优雅,一个激情飞扬,但都能俯下身子,走近学生,问题设计和教学互动过程中都能体现对学生的平等、尊重。4.注重思想境界的提升。德育课程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两位老师都注意到了对学生的正面思想指引。特别是胡老师最后的小结,引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没有牵强,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