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没有回忆如同没有活过,而没有忘却往往又活得太累。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俯仰之间人生宛若一场旅行,途中会登临众多的山脉,登山者喜欢仰头眺望前方的胜景,对奇秀的山峰投以渴盼的目光;亦喜欢俯下身去,回头欣赏已然走过的田间小路,曾经踏足的每一方净土,曾赞叹的每一棵苍翠的树,每一朵妩媚的花,每一只在山间歌唱的精灵。在仰头与俯身之间,登山者方可领略一座山的魅力,并不断前行。可是有的人不曾俯身,只是一味地仰头望着顶峰。曾经有一个商人,他勤勤恳恳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意。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思索如何扩大公司的规模,拥有更多的财富,却从来不愿施舍一点时间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也不在意除了金钱外的一切。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银行账户里的数字不断增长,但与之相随的是亲人的相继远去。在临终前,他抱着存折孤独地离去,没有人为他的离开而感到伤心。而在那一刻,他的内心感到莫名的空虚。他从不给自己制造温暖的回忆,所以除了一张象征家缠万贯的存折,他仿佛不曾活过。他在一味地仰望中迷失了自我,也失去了身后的美景。智慧的人不仅仰头眺望,亦会俯身欣赏。管仲年少时家境贫穷,常常向好友鲍叔牙借东西却迟迟不归还。之后管仲又和鲍叔牙同做买卖,管仲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并不因为管仲的自私和贪婪而疏远他,相反,他忘却管仲的种种不义之举,只记得他的才能和他们的友情。后来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关在囚牢之中,鲍叔牙又将管夷吾举荐给了公子小白,成就了“避位让贤”的佳话。鲍叔牙的忘却不仅成全了他与管仲的友谊,又让齐国的实力因此而日渐强大,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鲍叔牙活得闲适,活得洒脱,在忘却之中度过了安逸的一生。人生路上,仰头可见梦想与追求,唯有仰头可激励着自己勇往直前,终有一日登临生顶,一览众山小。俯身可以看到自己的人生轨迹,采撷自己心中点点滴滴缤纷的记忆,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化为自己内心的力量,温暖那些孤独而又茫然的黑夜。在俯与仰之间寻求平衡,在俯仰之间领略生命的美好。俯仰之间,方能潇洒地登临人生的顶峰,方可窥见人生的智慧。忆忘相生,一心一境人们都说,记忆力好的人很幸福,阳光下的快乐往事历历在目;人们又说,记忆力好的人很痛苦,阴暗角落的悲伤回忆挥之不去。其实忆忘相生,记忆高手最容易成为遗忘高手,一心一境便可宁静自得。人生没有回忆如同没有活过。神彩飞扬叙说的往事往往在当时是最不堪忍受的,痛苦经历时令人肝肠寸断,经历过令人心觉美好甚至神往。筛选回忆,留住所爱的便可支起丰满的人生。我想,松花江半的黄公望即便脱俗出世也没有忘却他怀才不遇、牵连下狱的过往,寒窗1苦读换来的却是牢狱十载,入世过方能出世,他卖卜为生,画出《富春山居图》,那洗练的远山,浩渺的江水,江边不知垂钓还是静坐的老人无不诉说着他一生的回忆,一纸便尽了老庄哲理。人生没有忘却往往又活得太累。总唠叨昨日成功的人往往是今日不成功或是衰落的。不忘却成功的人今日只能忙忙碌碌,追逐昔日的辉煌。我不知道史铁生写《病隙随笔》时是否已忘却了那个双腿残废、透析度日的人,仅剩下了“我”,那个自由健全的灵魂。那书不是史铁生写的,而是“他”写的,难怪被称誉为用残缺身体写出最丰满的思想。学会忘却,和过去与未来做个了断,专注现在,便可自得。“捕鱼的渔夫是看不见海的,打猎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他们的心中忘不掉“鱼”与“鹿”,又怎能装载下“海”与“山”?忆忘相生,一心一境。“回忆”与“忘却”相似矛盾却如同万物一般相辅相生。《命若琴弦》中的老盲人在火堆旁“忆”起的是弹断一千根弦给他带来的快乐与活下去的希望、动力,忘却的是那密封于琴盒中的一张无纸药方。“心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是啊,又何必计较一忆一忘,留住想忆的,删去想忘的,和过去做个分别,活在当下,便是最好的。“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你无法避开尘世的一切,无法决定命运的阴阳两面,但你可以成为心中命运的主人,塑造一个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