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浓厚的亲情氛围。2.设计语文活动,品读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特质。3.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发现、感受、珍惜亲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点:理解词句含义,感受浓浓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教学难点: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设施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教师制作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渲染亲情1.展示幻灯片,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2.师归纳导课: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着浓浓的亲情。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作家莫怀戚的美文《散步》,感受一家四口创造出的春阳般温暖的亲情。(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感受亲情1.学生自行浏览课文,师出示思考题:2.文中有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母亲,“我“,妻子,儿子)3.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做好标记4.师出示问题: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吗?三、精读课文,品味亲情1.出示语文课堂活动活动主题:鲜花献给可敬的人活动目的:分析本文中的人物形象,品析散文的语言美活动形式:(1).分组细读课文,讨论自己要把鲜花献给谁?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作简要分析。(2).小组派代表在班内交流,师点评。2.学生讨论内容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献给文中的“我”:因为他孝敬老人,有家庭的责任感,在处理家人的分歧时,讲原则,不宠爱自己的孩子。(2)献花给文中的妻子:因为她贤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3)鲜花给文中的母亲:因为母亲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爱孙子。(4)鲜花给文中的孩子:因为他聪明活泼,也很懂事。(师点拨指导,补充板书)3.教师归纳小结,展示小结内容:一个散步中的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中消除了,于是他们共同走向了那条开着金色菜花、长着整齐桑树、闪着粼粼水波的幸福小路让我们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共同分享一家人的和谐幸福。四、探究主题,升华亲情1.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2.学生自由发言,是归纳,展示答案:最后一句表现出中年人的重大责任,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中年人,他们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与使命。“整个世界”也就是有老年人、中年人和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3.师出示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说文解字》《尔雅》培根的话)是引导: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了解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做呢?4.播放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师引导,提出要求。家庭的亲情,中华民族的美德,需要在座的我们去传承,并发扬光大。五、拓展延伸,拥抱亲情1.师展示图片,导入。2.点两名学生讲述身边的亲情故事。3.师出示图片,并发出倡议。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六、布置作业,珍惜亲情1、付真行: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2、写实感:将这一过程及真实感受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七、出示图片,播放音乐《我爱我家》,结束全课。板书设计:散步莫怀戚整个世界我的母亲我的儿子(尊老)爱(爱幼)“我”妻子中年(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