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球体。2、经纬线特点。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纬度经度起止度数0O(0O纬线叫赤道)—90ON/S0O(0O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O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赤道(0O纬线)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递增为南纬S。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初子午线(0O经线)以东为东经E,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为西经E,1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OW和160OE分东、西半球3、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4、地球的自转地球运动绕什公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5、地球的公转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2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日期3.216.229.2312.22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6、地球上有五个温度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7、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第二章陆地和海洋1、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3、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4、板块运动特点: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第三章天气与气候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雨。3、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4、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到两极递减海陆因素夏季陆地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沿海多于内陆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5、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4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第四章居民与聚落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3、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4、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5、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6、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和特点:如阿拉伯地区(即西亚和北非)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如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宗教活动场所是清真寺;欧洲和美洲的人多信奉基督教,如英国和美国等,宗教活动场所是教堂;东亚、东南亚一些人(如泰国人)信奉佛教,佛教多佛寺。7、聚落的形成条件:气候、地形、水源、自然资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