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课题:《再塑生命》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主备人:编写时间:年月日(星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2.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能力目标:1.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3.理性地思考、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德育目标: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2.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重点难点预见】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知识链接】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人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1936年莎莉文逝世,波丽·汤普逊接替,也成了她的亲密朋友。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学习流程】■自主学习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疏解下列词语:企盼:迁徙(xǐ):繁衍(yǎn):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备注(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1不可名状:期期艾艾(ài):2.学生自由诵读,理解课文描述的生活世界。体会莎莉文这位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带着下列问题,从文中筛选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1)莎莉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说明。(2)莎莉文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抽象事物的?试以“爱”为例具体说明。(3)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可根据下列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来。(4)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以后,愚昧而又乖戾,但后来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合作探究一、海伦能走出黑暗,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引领者,但同时也是海伦自己努力的结果。课文展示了儿时海伦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起步的足迹。请学生通读全文,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说说海伦性格中的特点。二、(1)指名学生感情诵读课文10~12语段。作者为什么说井房的经历“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快乐和自由”。(2)文题“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它的深刻含意是什么?■展示提升1.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请学生再读全文,品评并积累文中优美而精警的语句。2、拓展延伸海伦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培根论说人生时曾意味深长地称颂残疾人“总是和上帝扯平了的”。请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23、海伦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培根论说人生时曾意味深长地称颂残疾人“总是和上帝扯平了的”。请你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教师提示: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几乎全聋的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