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球的公转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2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地球公转的轨道黄道方向自西向东AB近日点(1月初)远日点(7月初)速度: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远日点(7月初)近日点(1月初)S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地球公转到远日点时公转速度较慢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日6时9分,叫一个恒星年。一、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运动的形式绕转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角速度线速度自转公转南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地轴自西向东,北逆南顺1个恒星日23h56’4”处处相同,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轨道是一椭圆太阳自西向东逆时针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二、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地球自转黄道平面地球公转黄赤交角23026‘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900-23026‘=66034‘ABCDE北极星ABCD黄道面赤道面23.5º66.5º三、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高度晨昏线为0度中午12点达一日的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是:23026‘N—23026’S赤道一年有2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1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2次直射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南的位置直射点到达最北的位置直射赤道直射赤道北回归线:太阳直射能够到达的最北的纬线南回归线:太阳直射能够到达的最南的纬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23°26′S春分秋分冬至次年春分abcd23°26′N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夏至今天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并朝哪个方向移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影响: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0,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小值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小值北回归线以北南半球各纬度南回归线以南北半球2、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春分、秋分日春分、秋分日H=90H=90ºº-|39º54´-0º|-|39º54´-0º|=50º06´=50º06´夏至日夏至日H=90H=90ºº-|39º54´-23º26´|=73º32´-|39º54´-23º26´|=73º32´冬至日冬至日H=90H=90ºº-|39º54´-(-23º26´)|=26º40´-|39º54´-(-23º26´)|=26º40´例:求北京例:求北京((当地纬度为当地纬度为39º54´N39º54´N))二分二至二分二至的正午太阳高度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90H=90º—|º—|当地的纬度当地的纬度++直射地的纬度直射地的纬度||(H(H为正午太阳高度,加减号取法原则为正午太阳高度,加减号取法原则:“同减异加”:“同减异加”当地的纬度与直射地纬度在同一半球取减号,反之取加当地的纬度与直射地纬度在同一半球取减号,反之取加号号3、四季1、天文上:夏季是一年中,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的季节;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太阳高度最低白昼最短2、气候统计上: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1、12、1月为冬季4、五带的划分中国传统的农历上四季就是以“四立”为标准划分的。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赤道0023026‘N23026‘S66034‘N66034‘S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900900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作业:绘出二至日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要点:1)平分赤道;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要垂直;3)与极圈相切;4)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内为极昼,南极圈内为极夜。5)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北极圈内为极夜,南极圈内为极昼。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平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