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反思东关逸夫小学谢亚静“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我们只提供学习材料而不是讲解,是组织原始信息而不是处理加工,是引导学生而不是指挥学生。整节课,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知识,所以我及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形成开放性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反思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以下亮点:1、运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创设了情境、导入新课,直观有趣。2、推广并运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的数学教学模式,步步为营,环环紧扣,学生学的心趣盎然。3、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例举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规律性和挑战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1、这毕竟是一堂计算课,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发现规律用了好长时间,所以练习密度过小,这对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有一定的影响。2、教师课堂上恰当、及时的评价会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本节课我对于学生的评价比较简单、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重对学生评价方面的加强。总之,整节课我把数学视为了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体验简便计算的有趣性,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