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郴州市第二十九完全小学曾陆军15096171898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0页、61页、62页。教材分析:《面积》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的起始概念,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习。为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教材在编排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教材通过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感知的基础上积累充足的感性经验,从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入手,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在直观操作和交流中体验用图形去度量。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从对一维长度的度量到对二维面积的度量,是学生认识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学生把握度量的数学结构,为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一、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周长及测量的知识后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面积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周长是一维空间的度量,面积是对二维空间的度量,周长与面积大多共同承载于同一个图形中,所以学生容易将周长与面积混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三年级的孩子往往更关注“面”,而忽视“面”的大小,将面等同于面积。同时三年级孩子还缺乏面积的守恒观念。为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的图形面积。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及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感受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积累充足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向学生渗透度量的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积极思考,大胆猜测的学习品质。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含义及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A4纸题板等四、教学过程:课前交流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有着福城郴州的美誉,因市区内有一座号称天下第十八福地名山——苏仙岭而得名。每天都有许多的市民来到苏仙岭徒步、爬山、锻炼身体,在曾老师的班上也有两个喜欢体育锻炼的孩子:小东和小明,他俩商量进行一次有趣的竞技比赛,现在他们决定邀请你们来当裁判。师:孩子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好开始上课······(一)创设情境,引入面积。1.情境引入(课见出示):师:小东和小明的比赛即将开始,走咱们到比赛现场去看看,审查一下比赛规则是否公平。先看第一场:跑步比赛(课件出示)在一块长方形空地中间有一条弯曲的小路把长方形地分成了A、B两部分。小东绕A地边沿跑一周,小明则绕B地边沿跑一周。这场比赛公平吗?为什么?(生答)师:你真是一个公正的裁判员,一眼就看出了AB两地的周长相等,所以第一场比赛是公平的。师:接下来他俩进行第二场比赛:铺草坪。他们分别要给AB两地种上草皮。这场比赛公平吗?为什么?(生答)2揭示课题师:你观察得真仔细,不仅看出了这场比赛不公平,还说出了理由,孩子们你们听明白了吗,他刚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场比赛不公平的?(面积)草地的面积在这里指的是草地的什么?(大小)A地有多大就是A地的面积。同样B地有多大就是B地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周长的知识,又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探究学习,感知面积1.摸一摸,说一说,感知面积。师:(教师边演示,边描述)除了草地的面积,你还在哪听说过面积?(学生举例,师问:这指的是什么?)师:我们所说的面积,无论地面也好,墙壁也罢,其实指的都是它们表面的大小(板书:大小)师:每一个物体的表面它们自身都存在大小,比如说数学课本的封面,孩子们请张开手掌摸一摸,静静地感受一下它的大小。我们就说数学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再来摸一摸课桌面,也来感受它的大小——我们说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