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蜗牛与黄鹂鸟》的创作背景VIP免费

《蜗牛与黄鹂鸟》的创作背景_第1页
1/1
《蜗牛与黄鹂鸟》创作背景《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创作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台湾校园民谣。原唱银霞,1977年3月,正式发行首张专辑「秋诗篇篇」,银霞踏入歌坛,即因漂亮的外型,十分讨好观众,加上其姐「甄珍」的明星光环庇荫,与姐夫「刘家昌」创作才华的双双加持下,开始在歌坛平步青云。同年陆续灌录有「台北66」与「日落北京城」等电影原声带,分别收录有,日落北京城、你在恋爱我、秋的季节、你是天边一颗星、我忘不了、少女寻情、秋忆、民国66年在台北等歌曲。受到观众喜爱的「银霞」,在歌唱事业准备起飞之际,毅然赴美继续求学,此决定成就未来的她,成为当年歌坛少见的学士明星。「银霞」悄然赴美念书,睽违歌迷近两年时光,利用暑期回到台北时,而再有机缘为老东家灌录新歌。1979年8月,「海山」推出这张打着「民谣风」旗帜,「银霞」与「旅行者三重唱」合作的「回答」专辑。在唱片发行未久,即先有「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改编童谣,迅速受到中小学生喜爱,而「张弼」以胡适原词为其谱曲,未被「包美圣」唱红的「兰花草」,却成为银霞的代表作之一。同时已传唱多时的「偶然」,也能在银霞不花俏的重新诠释下脱颖而出。在首张民歌专辑里,银霞首次发表两首自己的词曲创作,唱片另收录有,银色独木船、我觉得惊奇、在这个时刻、霞光相思林、我愿等歌曲。在时下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里,我们要有蜗牛的毅力;要有自知之明的触角,知道自己技不如人,就要学会将勤补拙,与其自怨自艾,不如踏踏实实积极向上。当我们埋怨别人不给自己机会时,我们反问自己一句:你准备好了吗?在这个极度功利的社会里,“将勤补拙”或者说的确不是一个很好的生存,但是总比坐以待毙好得多!现在不少年青人,缺乏的就是一种务实,进取精神!宁愿在家做“啃老族”,也不愿意踏踏实实打一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蜗牛与黄鹂鸟》的创作背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