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机教育:别着急催熟孩子VIP免费

有机教育:别着急催熟孩子_第1页
1/12
有机教育:别着急催熟孩子_第2页
2/12
有机教育:别着急催熟孩子_第3页
3/12
有机教育:别急着“催熟”孩子——杨雄研究员在“中山青年大讲堂”上的演讲杨雄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青少年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社会学博士。兼任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青年社会学、独生子女与代际研究、家庭教育、青少年性教育等。曾主持全国重大课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测评体系研究”、“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编制研究”等。著有《教育合作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解读》、《中国青年发展演变研究》、《让孩子幸福》等。□孩子的成长有自然的规律,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当孩子的身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识或技能的阶段时,提早学习往往没有效果,甚至伤害孩子的心智□现代教育研究证明,任何碎片化的知识必须被理性梳理并建构起系统化的秩序,才能显示出知识的力量。中国孩子被要求大量记忆碎片化“知识”,只会成为大脑沉重的负担,使人成为“书呆子”、“记忆棒”今天,我想提出一个概念:有机教育。什么是有机教育?现在大家都喜欢有机食品、有机蔬菜,因为它们是天然的、自然生长、无污染、不反季节、符合四季成长规律的。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也应该是有机的过程,而不是拔苗助长、反季节、催熟的过程。而当下流行的一些教育观念,比如“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实际上都是在“催熟”孩子,是有违教育规律的。给孩子缓慢成长的机会为什么我要提倡有机教育?主要基于三方面理由。首先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像我们种蔬菜,种玉米,它都有一个自然生长周期。想必大家都不喜欢吃用化肥催熟的蔬菜吧?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过多地期待、过早地开发,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他的成长。都市人喜欢散养鸡,觉得山沟里散养的鸡一定是好的。我也参观过养鸡场的鸡,巨大的标准化车间,灯光一打开,合成的喂料一放,鸡就去吃,吃饱,灯关掉,睡觉。过两个小时,继续开灯,让它们继续去吃,吃完再睡觉,几个月就养成熟了。如果我们的孩子也是这样,关在屋里长大,不给他散养,不让他见阳光,不让他到农田玩,在野地撒欢,这样的孩子就会逐渐丧失自主能力。现在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父母给他的照顾无微不至,最后衣服都不会穿,甚至到美国留学还要陪读,现实生活中这种“悲剧”很多。培养孩子不能“催熟”,不能“反季节”,不能让孩子过早地失去童真和快乐。现在市场流行的观点太多,什么0岁要学游泳,3岁要学什么,好像过了3岁没有学,孩子就完蛋了。除了睡觉外,孩子24小时全部安排满,包括周末。学了钢琴有舞蹈,学了舞蹈有音乐,孩子弄得很辛苦。家庭教育中这种保姆式的喂养,甚至扩展到了国外。在国外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星期天,一些中国妈妈背着小提琴,孩子背着大书包,东赶西赶。美国孩子在踢球、在玩的时候,中国家长则陪着孩子去补课了,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结果只要有“中国妈妈”居住的社区里,美国妈妈逃走了,日本妈妈逃走了,台湾地区来的妈妈也逃走了,说“这样吃不消的,你们太厉害了;这样开发孩子,我们怎么活?”其次,勿“催熟”孩子。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失去快乐、自由的童年。现在大城市里大多数孩子是怎样过日子的?曾有一位摄影记者抓拍了100张“中国式童年”照片,照片中的所有儿童,几乎都是房间里一堆玩具,但只能“自己和自己玩”,物质丰富,但不快乐。为什么美国的孩子、欧洲的孩子那么快乐,中国的孩子那么不快乐?我总结了几点:美国的小学不搞所谓的题海战术、美国的小学生不抄生字、美国的小学生不背诵课文,总是鼓励。我们总是背啊记啊,往往还没有起跑就倒在起跑线上了。我们的基础教育被公认是世界上最好的,但为什么仍有不少中国妈妈要送孩子到国外上学?我看主要是因为在我们这儿,孩子上学不快乐,就是这个道理。孩子的成长有自然的规律,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当孩子的身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识或技能的阶段时,提早学习往往没有效果,甚至伤害孩子的心智。任何催熟、拔苗助长,其实后果都是不好的。很长一段时期来,我们的教育理念和社会流行的教育观念出现一些认识偏差,最典型的就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有机教育:别着急催熟孩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