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二十四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VIP免费

第二十四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_第1页
1/13
第二十四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_第2页
2/13
第二十四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_第3页
3/13
第二十四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案学案一体化讲义)本堂课涵盖的课本内容1、必修Ⅱ,P36,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2、必修Ⅱ,P67,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3、必修Ⅲ,P64,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本堂课涉及的案例1、德国鲁尔区的繁荣、衰落与新发展2、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再次腾飞3、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考试要求1、熟记:城市化的标志、城市化的特点2、熟记:工业三大区位因素,影响工业的主要因素,五种导向型工业3、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教学过程一、当堂速记内容1、《冲A计划》P48【知识梳理】1、2题2、《冲A计划》P56【知识梳理】1题,P57【冲A要点】表格3、《冲A计划》P92【知识梳理】1—4二、学生当堂作业1、上黑板《冲A计划》P93—P94【课堂反馈】1—12题《冲A计划》P49—P50【课堂反馈】1—12题2、学生批阅3、教师点评三、典例分析和课堂总结四、师生共同作业1、教师提示解题要点2、投影参考答案五、课后作业利用假期完成已发讲义中的填空题,开学来上交检查兴起的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比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利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主要工业部门钢铁工业(主导)煤炭工业(基础)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冲击整治措施1、调整整产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总结:德国鲁尔工业区辽中南地区是我国工业起步最早地区。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枯竭,与之相关的产业渐趋萎缩,面临着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的矛盾,党中央已提出“振兴东北”的号召。读图与资料后,回答:1、对照图上所示矿产资源,辽中南地区适宜发展的主要工业是什么?2、随着某些矿产资源的枯竭,最受影响的是哪些工业?3、辽中南地区在工业结构上与鲁尔区在综合治理前的相同点是什么?4、根据鲁尔区整治的措施说说振兴东北有哪些可行性的对策?4、采取的措施: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B消除污染,美化环境;C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D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E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城市化标志二、城市化动力机制剩余劳动力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几千年前18世纪中叶二战结束现在缓慢发展加速发展(起步)空前发展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三个阶段):城市起源缓慢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加速发展20世纪(二战)迅速现在交通(水运、陆运)政策(对外开放)侨乡(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国际环境(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地理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的策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模式一、工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运输、土地、集聚二、五种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劳动密集型)技术指向型(知识密集型)三、工业布局考虑的“风、水、地”主导风向(风频大小),水源地,河流上、下游,距离市区远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二十四课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