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导航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系统的营养结构)个体同种种群所有+无机环境生态系统最大生物圈群落(二)生态系统的类型水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陆地生态系统1、自然生态系统2、人工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1、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Х2、生产者一定是植物。答:不一定。如:硝化细菌(化能合成作用),光合细菌(能光合作用)。Х生产者:光能自养型化能合成型3、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答:不一定。腐生性动物如蚯蚓、屎壳郎等属于分解者。4、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自养型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型微生物(如人皮肤上的真菌)一些共生型微生物(如根瘤菌)属于消费者腐生型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ХХ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生产者.A:消费者.B:分解者1、食物链中有且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2、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第一营养级)。3、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4、同种生物所属消费者级别比所处的营养级级别低一级。5、箭头的含义: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同时体现捕食关系。2、特点:1.此食物网有___条食物链.2.食物网中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3.猫头鹰共占有____个营养极,它们分别是____4.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_____5、如果食虫鸟因为某种原因减少,那么青蛙的数量短期内可能会。9捕食和竞争四三、四、五、六生物群落增加1.一棵枯木上,生有苔藓、藻类、蘑菇等生物,它们(枯木和生物)共同构成了()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2.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A.蚯蚓B.硅藻C.硝化细菌D.酵母菌3.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生的蕈类、蚯蚓等生物为()A.次级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D.初级消费者5.根据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按营养功能来分类,应属于()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因细菌种类不同而不同6.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见的生物,其食物链顺序正确的是()①鱼类②藻类③水生甲虫④池边杂食动物⑤水蚤A.④→①→②→③→⑤B.②→⑤→③→①→④C.③→②→①→⑤→④D.②→⑤→④→③→①7.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A.海鸟B.水绵C.水藻D.腐生细菌、真菌(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水藻数目,淡水虾数目。(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3水鸟小鱼淡水虾竞争捕食D增加减少减少群落(2)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蜘蛛和青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生产上常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治虫,从长远看,这种做法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体现的治虫方法最大的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左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个营养级。六蜘蛛、食虫鸟、青蛙、鹰捕食和竞争增加食物链,丰富食物网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泛滥毒死捕食者,害虫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