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恒兴小学小学孙锦萍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9~10页的例8、“练一练”和练习二的第5~8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运用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会用列方程解决“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样的问题比较简便,掌握分析相关实际问题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能正确列出方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并能初步掌握根据同一问题找不同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答的方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解较复杂方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针对方程的特点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能正确地解相关的较复杂的方程,并能自觉检验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1.连续两次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根据实际问题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2.解方程时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选用什么性质、运用的次序)。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1.口答列方程并解方程。(课件出示题目)合唱组有女生30人,是男生人数的3倍。合唱组有男生多少人?解:设合唱组有男生x人。(下面由学生口答,同时课件出示相应内容,并追问:根据什么列方程?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解方程?怎样检验?)3x=30x=30÷3x=102.小结并揭示课题。有些实际问题适合用方程解答,列方程时要依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解方程时要运用等式的性质。今天,继续学习“方程”。二、探索1.例1。(1)问题呈现。谈话:西安是我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那里名胜古迹众多。课件出示例题,指名读题。提问:例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提问: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读出题中关键的句子,用课件呈现。如果要用一幅线段图来表示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的关系,可以怎样画?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画图的部分过程(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小雁塔的高度;追问:为什么要先画表示小雁塔高度的线段?再在下面画出小雁塔高度的2倍)。你能接着画下去吗?请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练习纸(已经画好与课件上同样的一部分图)上接着画。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图,并请学生说自己画图时思考的过程。用课件展示完整的线段图。问:根据这句话,或者这幅图,你能找出大雁塔与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同桌互说。指名口答。教师板书(卡片、当场板书相结合)。小雁塔的高度×2-22米=大雁塔的高度结合关键句、线段图体会这个关系式是正确的。问:你还能用其他的关系式来表示大雁塔与小雁塔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吗?根据学生口答,板书(当场,但是用一个字代表示一个数量):小×2=大+22;小?米少22米64米小雁塔高度的2倍大雁塔小雁塔×2-大=22。结合关键句、线段图体会这个关系式的正确性。(3)确定解题思路。讲解: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式,对照已知的条件和问题,我们发现:小雁塔的高度是未知的,大雁塔的高度是已知的。这样的题适合用方程解决。(4)列方程、解方程。指名说出“设”句,教师板书。指板书,说明:我们先根据最先找到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指名列方程,教师板书。追问方程中每一步的含义。确认方程是正确的。讲解:这个方程左边有两步计算,第一步是乘法(2x),第二步是减法。可以把2x看作一个整体,就是这个整体-22=64。你认为应该怎样解?讨论。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把2x看作一个整体,方程两边同时+22。教师板书。并继续算下去:方程左边加22后,只剩下了2x,右边是什么呢?指名口答,教师板书。再指名继续解下去。并说明x=86÷2这一步可以省略。指名检验。引导学生说:2×43-22=86-22=64,写答句。(5)列不同的方程。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启发学生根据另外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2x-64=22和2x=64+22),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将2x-64=22解方程的第一步写出来,三个方程比较:表现形式不同,实质是相同的。最先想到的方程数量关系最顺,无论根据关键句还是根据线段图,都比较容易找到。2.巩固:完成“练一练”。(1)出示一幅线段图。让学生说出图中两个数量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