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散文家教学反思VIP免费

散文家教学反思_第1页
1/2
散文家教学反思_第2页
2/2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反思镇江市金山实验学校朱开娟在区域合作背景下,周校长安排我上一堂《散文家谈散文》研究课,并且要求一课时完成。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一节课需要上散文《白鹭》、评论文《关于散文<白鹭>》、再赏析一篇散文《鹰》。听起来可谓天方夜谭,以往这些内容至少两课时才能完成啊!本单元的主题词:阅读有独特的感受,放在九年级上册的位置,不难看出,在七、八年级对文学作品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之后,九年级的第四种读书方法就应该是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阅读发现。简而言之,就应该是让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和评论。为此,我就以“阅读有独特的感受”为根本,寻找一条线索把这些繁多的内容串联起来,牢牢记住一课一得的宗旨。这节课的基本思路分两个板块,一是对《白鹭》的解读,二是学习评论散文的方法并加以应用。可喜的是我发现了一句话:“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里的散文诗”。对《白鹭》的解读,作者简单的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对白鹭的赞美。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集中在“被人忘却的美”这一点上。所描绘的四幅画面,处处在体现这种被忽视的美。从外形到协调到姿态到内涵的递进,不仅解释了白鹭身上的美感,更是作者认识白鹭的一个渐进的过程。把这四幅画面理解透彻了,文章的内涵也就清晰了。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1.白鹭在作者的眼中是什么形象?2.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能够抓住四大画面:白鹭的形象美,白鹭清水田钓鱼的清淡素雅美,白鹭栖息时的悠然之美,白鹭黄昏低飞的清澄美。学生一下理解了白鹭的美是那么自然,那么朴素,就在平时的觅食、栖息、飞行之中,是需要人们去仔细观察与品味,才能发现的平凡之美。学生在简单的问题中收获到:阅读文章需要仔细品味,慢慢咀嚼才能读出独到的见解。在讲解第二个板块时,同样让学生读一读晓雪的评论文《关于散文<白鹭>》,让同学们找一找晓雪有怎样独到的见解。学生一下子把握住了“风格”“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于是我追问:“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里的散文诗呢?”经过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后,基本明确了答案:“文字精彩、简练”“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认识”需要反复品味。一句话串联了两篇文章,短短30分钟时间学生把握了白鹭的形象美,把握了《白鹭》的含蓄美,读鸟、读文都能读出独特的感受与独到的认识。然后稍加总结了一下:写评论文的一般方法。强调要有理有据,需要摆事实讲道理。学会晓雪恰当引用原文来证明观点的方法。最后学生利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对散文《鹰》做评论。学生的成果展示:短短的散文诗《鹰》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这篇散文诗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鹰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认识,颂扬了鹰强健孤高,个性张扬,奋斗顽强,义无反顾地追求自由与纯洁的精神。“清晨,我走出家园,或盘旋于高空,俯瞰大地;或振翅九霄,一去万里。”“疲惫的时候我不回家,我仍要飞翔,不懈地飞翔。”“我惯看尘世的欺骗,我厌倦尘世的喧嚣,我远离尘世的1纠缠。”“不畏风的袭击,藐视云的阻挡,在阳光下起舞,在雨雪中歌唱。”这篇散文大胆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自己幻化为一直雄鹰,托物言志,向全世界发出呐喊:“我仍要飞翔,不懈地飞翔,我是鹰,是天之骄子,我惯看,我厌倦,我远离,无一不激励着世人向更高,更远,更深邃处奋发。“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一篇充满了斗志的散文,它值得我们去高声吟诵。短短十分钟,学生能写出如此深刻的评论,实属难得。也许正是得益于本节课的一课一得:学会写评论的方法,能够读出独特的感受与独到的认识。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散文家教学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