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2、借助课文内容,结合诗句的理解,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2、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一起读题。这句话出自哪首诗?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课件:古诗)3、诗中的哪个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板书:思)4、在这首充满思念之情的古诗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5、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文包诗,学习这类课文我们可以诗文对照。请大家轻轻打开书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看看古诗的意思都藏在了课文的哪里?6、生读、回答。二、精读指导感悟“独在异乡为异客”1、师:我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课件:第一自然段)。2、谁来读读这段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生:15,写出了王维离开家乡时年龄很小。(你真会读书)生:两年,写出了离开的时间很长。(你真会思考。)3、师:王维还是个孩子,就独自一人远离家乡,他是多么想念家人啊!谁来说一说。(课件:说话练习。)(你真会想象)(你有着切身的体会)4、师:小王维孤身一人,多么需要亲人的陪伴!再来读读这段话,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课件: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读得很流畅,但是老师没有听出孤独的感觉)(2)指名读。(你读出了时间的漫长。)(你读出了王维的寂寞。)谁再来读?(3)(你把王维特别孤独读出来了。)我们一起读。(3)师:两年没有见到亲人了,王维是多么孤独啊!(板:孤独)3、师:所以他在诗中写道——(课件:“独在异乡为异客”)(1)通过学习,你知道“异乡”是指哪里?——生:他乡,课文中指——京城长安。师:家乡以外的地方就是异乡。在异乡的人就叫——“异客”。(2)师:王维身在异乡为异客,是多么孤独。谁能读好这行诗?(3)师;两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每一天都那么孤独。因为那么孤独,所1以那么思念。(板:↗)我们一齐读。感悟“每逢佳节倍思亲”1、师:王维孤独的感觉,在重阳节这天更加强烈了。这是为什么呢?2、(课件:第二自然段1、2、3句)自由读读这部分内容,看看家家户户是怎样欢度节日的?(1)生:一大早——人们心情迫切。(你把迫切的心情读出来!)(2)生:扶老携幼——老老小小都来了,人们全家团圆了。(3)生:兴高采烈——京城的人都很开心。(4)生:登高游玩——这是重阳节的一个重要风俗。3、(课件:大街上热闹的情景。张灯结彩、吃糖葫芦、……)4、重阳节是多么欢乐啊。难怪大家称这样美好的节日为佳节。(板:佳节)5、想一想,你们原来和家人是怎样欢度美好节日的?(生练说)(你的爸爸妈妈真孝顺老人。)(真开心啊!)(真让人羡慕!)(听了你的描述,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你们全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6、谁能把你的高兴劲儿通过这段文字表现出来?(你读得真动情)谁再来试试。(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感到心里暖暖的。)女生来试试。7、可是诗人看到这一切却有怎样的感受呢?(课件:第二自然段第四句)谁来读读这句话。8、老师听了你的朗读,心里很难过,有一种凉凉的感觉。知道为什么吗?生:人们全家团圆,王维却孤单一人。生:人们越是兴高采烈,王维就越是伤心难过。男生来难过地读一读。9、(课件:说话练习)是呀,假如你现在就是王维,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互相说说。(你体会到了王维的内心世界。)(是啊,多么鲜明的对比。)10、我们一起来读出人们的欢乐和王维的思念。(课件:第二自然段)11、师:此时的王维触景生情,不由叹道——(课件:“每逢佳节倍思亲”)(1)每逢——是不是只有今年思念?去年呢?明年呢?后年?是啊,只要遇到美好的节日里,就更加思念亲人。(板:↑)(2)谁来念出诗句里思念的味道。生读。(你的思念还不够浓,读好这个“倍”字,你的思念就浓了。)(现在,我听出了浓浓的思念之情。)(你把思念加倍了)(3)师:让我们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