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学习活动设计《归园田居》学习活动设计郭建华郭建华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20112011年年11月月1111日日《归园田居》《归园田居》(其一)(其一)原文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识记类”目标:⑴识记“羁”、“拙”、“荫”、识记类”目标:⑴识记“羁”、“拙”、“荫”、“暧”、“墟”、“吠”、“樊”等的字音和字形;⑵背“暧”、“墟”、“吠”、“樊”等的字音和字形;⑵背诵并默写该诗。诵并默写该诗。2.“2.“理解类”目标:⑴理解“适”、“韵”、“拙”、理解类”目标:⑴理解“适”、“韵”、“拙”、“方”、“荫”、“罗”、“暧暧”、“依依”、“颠”、“方”、“荫”、“罗”、“暧暧”、“依依”、“颠”、“虚”、“闲”等词的语境意义;⑵理解“尘网”、“羁“虚”、“闲”等词的语境意义;⑵理解“尘网”、“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杂尘”、“樊鸟”、“旧林”、“池鱼”、“故渊”、“杂尘”、“樊笼”等词的比喻意义。笼”等词的比喻意义。3.“3.“分析综合类”目标:梳理结构思路,概括该诗内容要点。分析综合类”目标:梳理结构思路,概括该诗内容要点。4.“4.“鉴赏评价类”目标:⑴赏析诗中修辞方法与表达技巧运鉴赏评价类”目标:⑴赏析诗中修辞方法与表达技巧运用的好处;⑵对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用的好处;⑵对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1.1.学习重点:梳理结构思路,概括该诗内容要点。学习重点:梳理结构思路,概括该诗内容要点。2.2.学习难点:掌握运用白描手法进行绘景传情的表达技巧。学习难点:掌握运用白描手法进行绘景传情的表达技巧。学习活动(一):识记学习活动(一):识记1.1.阅读该诗,然后给下列汉字注音。阅读该诗,然后给下列汉字注音。羁()拙()荫()暧()墟()吠()樊(羁()拙()荫()暧()墟()吠()樊())2.2.辨析字形并组词。辨析字形并组词。羁()羇()‖拙()黜()绌()‖荫()羁()羇()‖拙()黜()绌()‖荫()阴()阴()暧()嫒佁()‖墟()虚()‖吠()犬暧()嫒佁()‖墟()虚()‖吠()犬()‖()‖樊()攀()樊()攀()3.3.反复吟咏、背诵,体会诗歌感情,然后默写该诗。反复吟咏、背诵,体会诗歌感情,然后默写该诗。学习活动(二):理解学习活动(二):理解1.1.指出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指出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具体含义。适()韵()拙()方()荫()罗(适()韵()拙()方()荫()罗())暧暧()依依()颠()虚()闲()暧暧()依依()颠()虚()闲()2.2.指出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比喻意义。指出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比喻意义。尘网()羁鸟()旧林()池鱼(尘网()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杂尘()樊笼()故渊()杂尘()樊笼()3.3.说说下列诗句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说说下列诗句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⑴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⑵⑵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学习活动(三):分析综合学习活动(三):分析综合1.1.概括该诗的内容要点。概括该诗的内容要点。明确:⑴叙写“归田园”之因;明确:⑴叙写“归田园”之因;⑵⑵描绘“归田园”之境;描绘“归田园”之境;⑶⑶抒发“归田园”之乐。抒发“归田园”之乐。2.2.梳理出该诗的思路结构。梳理出该诗的思路结构。明确:开头明确:开头88句——叙写“归田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