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shan)。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4—1895)1895)黄海海战1894.7.251丰岛海战(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军舰“济远”、“广乙”和运兵船“高升”号等,不宣而战。“济远”号“广乙”号平壤战役时间:1894年7月-9月清军战略:“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结果:统帅叶志超弃城狂逃,日军占领平壤。黄海战役时间:1894年9月17日作战双方:北洋舰队——联合舰队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结果: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不许巡海迎敌。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致远舰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全体将士壮烈捐躯。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方中方日方日方参战舰艇参战舰艇火炮火炮兵力兵力舰船损失舰船损失伤亡人数伤亡人数未将日方非战斗行列的赤城、西京丸二舰统计在内10121612772052333355艘沉没艘沉没55艘重伤艘重伤1200300北洋舰队虽受到损失,但主力尚存。黄海海战中日损失对比辽东战役时间:1894年10月下旬经过:清军除聂士成部外大部溃逃,日军占领九连城、大连、旅顺。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威海战役时间:1895年初清军战略:“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结果: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争经过丰岛战役丰岛战役战争爆发的标志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左宝贵(回)牺牲,战火烧到中国境内邓世昌、林永升牺牲,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聂士成率军抵抗,旅顺大屠杀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争结束1894年7月1895年2月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你就说允还是不允?如此腐败,此战岂能不败?失败了就要“玉帛相将”。岛国,地少,资源贫乏。明治维新(1868年)——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1892年:23万1883—1894年共开支陆海军军费2.69亿日元战舰:31艘(5.9万余吨)鱼雷艇:24艘(1400余吨)1892:41%1890:31.6%1881:16.6%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甲午战争是日本一场以“国运相赌”,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从上图和书上的内容里,你可以看出什么?而清政府官员则不明世界局势,不明日本明治维新之真相,一味盲目乐观,认为“日本兵素来未经大战,貌习泰西阵法,并非中坚,亦非同仇,籍民抽丁不愿者众。……气亦不扬矣,必不能当中国之奋强而耐战”。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日元,再从官员的薪水里取1/10,补充造船费用。慈禧做“万寿盛典”北洋舰队自1888年正式成立后,再未添加任何船只。1891年后,又停购枪炮弹药.慈禧后来甚至挪用海军军费700万两做“万寿盛典”,修建了颐和园。材料一:甲午战前,日本的一些热血青年来到中国从事谍报工作,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实地调查。根据他们的情报编撰的《清国通商综览》,出版后居然有2300多页之巨,比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更深地吃透了中国国情。材料二: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回忆说,在甲午战争前,他跑遍了整个北京城的书铺,却买不到一张世界地图。尽管此时已经距鸦片战争整整半个多世纪。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对来自西方列强的挑战到这时仍然如此麻木、如此无动于衷?“大官唯争权,小官唯争宠,百姓唯争利”的现象。材料三:刘公岛上赌馆、烟馆、妓院林立达七十多家。许多管带以权谋私,鲸吞军事训练、保养、船械等款项,致使船械“应换不换”“应油不油”。材料四:据在福建船政学堂考察的英国教官回忆:中国海军学员们“有巾帼味道,下完课后只是在各处走走发呆,或是做功课,从来不运动”。外籍教师也承认:“让清国学生做体育运动比做学术教育运动远远为难。”《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