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有的说是“小说之最古者”)。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毛泽东对鲁迅作了高度的评价: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的和最勇敢的旗手,最热忱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1904年4月,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的毕业照1912年,辛亥革命后所摄1927年1月2日,鲁迅坐在厦门的坟中间留影,摄于厦门南普陀1925年5月28日,为英译本《阿Q正传》所摄照片,摄于北京。《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收入先生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共10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陆续发表于《莽原》,以《旧事重提》为总题。1927年7月,将它们结集出版,改名《朝花夕拾》。第一版由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出版。1932年9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作者作品作者作品本文节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时题做《旧事重提》,编集出版时改用现名。共收入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10篇。这本散文集以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朝花夕拾》各篇以记人为主的有三,即《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记师恩,《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山海经》则记作者儿时的保姆。舫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陆玑粗拙斋haìlǔsǒngzhāifǎnghuángchuāngbājiéwènkěmùpīlìjīzhuō惊吓;震惊把人抢走害怕恐惧着急追问;责问非常思慕好了以后留下的疤思考与解答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除了提到老师,还提到谁?——长妈妈。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在长妈妈去世三十年后,作者仍写此文来纪念她,可见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鲁迅儿时经常玩的地方关于“阿关于“阿长”长”阿长(?~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大门楼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她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长妈妈患有羊角风,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初读课文,疑点解析1、“谋死我那隐鼠”是怎么回事?在《狗·猫·鼠》一文中,说到隐鼠:“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与专门住在屋上的伟大者是两种。”有一回,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踢死了”。幼时的鲁迅以为阿长是故意“谋死”隐鼠的。2、橘子为什么称“福橘”?福建产的橘子,故称福橘,因为带有“福”字,为取吉利,江浙民间有在大年初一早晨吃“福橘”的习俗。3、“伟大的神力”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