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计划生育民生工程工作总结根据市政府[2012]95号文件精神,我县进一步完善了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补充、部门协作、政策兼容、强化利导”基本原则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意见》(金政〔2014〕26号)利益导向新政策,着力构建“奖励扶助、免费补贴、保险优待、扶持救助、优先优惠”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长效新机制。一是实现奖扶扩面、特扶提标、节育奖全覆盖;二是实现城乡保、新农合优待计生家庭;三是构建了“奖励扶助、免费补贴、保险优待、扶持救助、优先优惠”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长效新机制。2015年度,根据个人申报、村(居)评议、乡级初审、县级全员复核确认、“三榜四级”公示等工作程序,严格按照奖扶规范,全县共确认奖励扶助对象4443人、奖扶扩面对象(独、双女家庭)7156人、特扶对象549人,发放奖扶资金1070万元,资金已于5月底打卡到位,并要求乡镇将奖扶资金通知书发放到户;为18694户独、双女户家庭代缴最低100元养老保险、96位手术并发症对象代缴500元养老保险、132位独生子女伤残及死亡家庭代缴1000元养老保险、66128户独男户家庭提高补助30,共计代缴资金351、44万元,并及时发放通知书;为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双女绝育户家庭及手术并发症对象共计73755人,代缴新农合参合资金885.06万元;兑现独生子女保健费328.85万元;节育奖全覆盖资金509万元;发放两女绝育家庭子女阳光助学147人、29.4万元;老年护理补贴115人、20.52万元;企业退休一次性奖励496人、99.2万元;城镇无用工居民一次性奖励58人、11.6万元。截止目前,兑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3305.07万元。一、领导重视,扎实组织实施奖励扶助制度(一)领导重视到位。为加强对奖扶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政府办主任、计生委主任为副组长,公安、财政、监察、民政、计生、广电、农村商业银行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随着奖扶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县逐步第1页共11页建立健全了奖励扶助各项规章制度,出台了《xx县计划生育奖励制度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关于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完善了“四权分离”(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运行机制,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了公正透明、权利制约、运转协调的管理监督运行机制。(二)目标管理到位。自我县实行奖励扶助制度以来,县计生领导小组把该项工作纳入农村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评,从2012年起,每季度将群众对奖扶政策的知晓率纳入考核,委托专门机构抽调人员通过电话形式对受惠群众和非受惠群众进行测评,并把测评结果计入年终考核总分。(三)组织保障到位。为切实做好奖励扶助工作,把任务能够落到实处,2010年6月,县政府将县人口计生委的职能进行了拓展,增设了“xx县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办公室”,为股级事业单位,编制3名。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确保了奖扶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四)业务培训到位。每年年初,县人口委都要对镇、村计生干部培训,其中把奖励扶助作为一项重要的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重点培训奖扶政策、资格确认、资料规范填写、审核上报等,同时,利用每月计生业务例会有利时机,讲解奖扶有关政策,传达学习上级奖励扶助的要求和工作动态。通过培训,计生干部能够准确掌握各项奖扶政策,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五)社会监督到位。为强化监督,在人口计生委监察室设立了举报电话,在县人口计生委大门旁边设立了举报箱,各镇村在公开栏设立了省、市、县、镇四级奖扶举报电话,同时对资格确认对象及时进行网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畅通投诉渠道,使奖扶工作各个环节都能接受监督,确保奖扶政策在阳光下操作,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二、强化宣传,积极稳步推进计生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我们认真领会各级民生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规范程序、抓住关键、分步实施,实现了奖励扶助工作稳步顺利推进。一是印发一张政策明白纸。县人口计生委将印发的1第2页共11页万余份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