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在救灾减灾安排会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继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一次比较重要的业务工作会。前面,救灾处对今年的救灾工作及防灾减灾项目建设做了具体安排,我都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进一步增强做好救灾减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救灾救济工作是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民政工作的主线,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十一五”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省民政厅的部署,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把救灾减灾和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提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助与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完善救灾减灾工作机制,着力加强灾害救助制度、灾情信息系统和基层救灾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和防灾减灾宣传活动,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动了全市救灾工作稳步发展,在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过去的20XX年,全市民政部门尽职尽责,团结奋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救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全年共争取发放救灾资金1350万元,救助受灾群众16万人次;开展了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捐助活动,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和物资1994万余元;组织开展了“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及演练活动;我市有10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有77人通过了初级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同时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正式立项等。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民政局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所有辛勤工作在救灾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的救灾减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面临着严峻形势:一是第1页共6页灾害形势不容乐观。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全国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我市也不例外。当前,全市已进入新的自然灾害多发期,干旱、风雹、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呈继续偏重发生的趋势,尤其是持续至今的旱情仍在不断加剧,汛期即将来临,受灾群众生活救助任务进一步加重,新灾形势不容乐观。各类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难以预见性日显突出,对我们的应急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二是救灾减灾能力亟待加强。随着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生活方式发生的新变化,对救灾减灾工作在保障水平、覆盖范围、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我市从救灾装备、队伍建设到管理机制都不完全具备应对大灾的能力,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着准备不充分的问题。三是救灾减灾机制尚需健全完善。新形势下将更加注重防灾减灾工作,如何打破传统的救灾思维,把减灾和救灾有机结合起来,变单纯救灾为减灾与救灾并重,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事后处置与事前预防并举,不断创新救灾减灾运行机制,也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三是综合协调任务日益繁重。减灾委成员单位众多,工作难度大,协调难度大,这对我们今后的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救灾减灾工作备受关注。在政务公开加快推进和现在媒体传播能力大大增强的背景下,救灾减灾工作被直接推到前台,始终是领导关切、社会关注、媒体议论的热点,救灾应急的困难度和复杂性大大增加。救灾减灾工作取得的成绩激励我们要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救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又要求我们要正视不足,主动分析查找救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全市的救灾减灾工作水平。我们一定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救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救灾减灾作为民政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有效防范,科学应对,认真做好综合防灾减灾各项工作,不断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灾害应急救助能力。二、抓主抓重,统筹兼顾,认真落实好今年救灾工作各项任务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开第2页共6页好头,起好步,对于全面落实全市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促进民政工作科学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救灾减灾工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