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示范乡镇创建方案按照《XX县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示范乡镇建设标准及要求》,根据我镇工作实际,现制定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示范乡镇创建方案。一、创建标准及要求严格按照《XX县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示范乡镇建设标准及要求》规定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网络建设和人员配备、人员培训要求、数据库质量要求、数据库应用要求创建。二、创建步骤具体创建分三个阶段进行:(一)第一阶段(2010年4月20—2010年4月30):按照《XX县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示范乡镇建设标准及要求》,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中台镇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示范乡镇创建标准及要求。(二)第二阶段(2010年5月1日—2010年5月3日):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及要求抓好软、硬件建设。1、硬件建设。调配落实计划生育办公室2间,人口信息中心1间,流动人口办公室1间。分别定制悬挂宽60cm,高40cm铁皮牌。2、计生办公室根据计生干部数和工作资料数量配备较高档次的新办公会议桌椅20人套,白色铁皮档案柜4个。流动人口办公室配备新办公桌椅1套,电脑桌1套,白色铁皮档案柜1个。人口信息中心配备新办公桌椅1套,电脑桌1套,白色铁皮档案柜1个。3、人口信息中心配备服务器1台,工作pc机1台,交换机1台,不间断电源(ups)1台,激光打印机1台,移动硬盘或u盘1个;流动人口办公室配备工作pc机1台,u盘1个;乡镇技术服务所配备工作pc机1台。4、二、软件建设要求1、计划生育办公室。按照省人口委三个规范性文件要求,第1页共12页制作并按照月运转好五个上墙图表,各类卡、册、表、单等台帐资料按村分类装入档案柜,并用标签区分。2、人口信息中心:统一制作人口信息化各项规章制度、网络拓扑图、工作流程图,并统一写真上墙。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人员岗位职责、计算机管理制度、运行日志制度、信息收集分析运用共享制度、信息质量保障制度、系统安全与保密制度、系统检查和维护制度;流程图主要为: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计算机管理工作流程图和服务信息引导工作流程图。对wis提取的各类服务名单、生成的月报表等按月分类归档,存入档案柜。3、流动人口办公室。对流动人口季报、月报,流动人口登记册,协查协管登记册,流入已婚育龄妇女管理卡、各类服务登记册,流出环孕检对象寄证等资料及gpl和padis系统录入协查资料全部分类装档,存入档案柜。4、技术服务所。服务所要存有环孕情服务、产术后访视、生殖健康检查等信息反馈资料和服务结果记录。5、主要业务软件。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系统、XX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wis)、流动人口全员信息系统(gpl)、数据库杀毒软件、常用工具软件和其他统一配发业务软件。三、网络建设要求人口信息中心建立局域网,用于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人口信息中心、流动人口办公室、乡镇技术服务所、党政办公室、民政办公室、财政所以及各计生包村干部的pc机联网,在服务器上安装wis系统,实现wis信息局域共享,方便工作指导和应用。流动人口办公室接入宽带连接,录入核查反馈流动人口全员系统(gpl)和padis流动人口协查系统。四、人员及培训要求1、人员要求。乡镇至少配备2名通过计算机技术培训合格的专职计算机操作人员,1名负责办理人口信息中心业务,1名负责办理流动人口办公室业务。操作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第2页共12页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因特网的简单应用;熟练操作本乡镇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掌握wis运行规范与信息工作制度;熟悉计划生育统计业务,掌握统计报表的制定以及报表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工作。2、培训要求。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计生系统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按时参加上级组织的有关业务培训。根据工作实际,加强乡村计生干部培训,掌握wis系统的操作和应用,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实现分管领导、计生办主任可直接通过wis系统分析指导工作,各包村专干每月运转本村的wis变动数据,并能够提取各类名单。3、工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