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活动有趣的跳短绳》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本课中用弹力绳通过游戏的形式贯穿在准备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手腕力量、手臂力量、腿部力量。给学生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再以短绳为主要载体,通过教师的激趣导入,妙手设疑,生动讲解,螺旋递进,让学生更加喜欢跳绳,激发学生学习“左右前后甩绳、开合跳、弓步跳、提膝跳、双摇跳”这些简单的跳短绳步伐并且能基本掌握这些跳绳步伐的要领和方法,懂得交流、分享和互相帮助。通过“示范与尝试”—“启发与引导”—“点拨与体验”—“探究与发展”的教学过程层层推进。在技术教学过程中,力求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反复练习中体验跳短绳的乐趣。引导学生想学、爱跳、勤思、乐创、跳出个性、发展自我。教材分析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颁布《国家青少年跳绳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加强青少年跳绳教育,推动中小学跳绳活动的开展。根据《我国中小学跳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成果中发现:在学生感兴趣的跳绳内容中套路运动名列首位;学生不仅喜欢跳绳,而且喜欢跳绳课。本课的教学设计始终抓住了动作技能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手部动作,变化脚步动作,力求通过不断的变化各种形式的跳短绳体验,让学生掌握跳短绳的的基本技能,有效发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活性。为培养跑、跳、投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课的练习过程中也是达成学生的身、心、社目标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新,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二学段(三年级)学生。三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他们的共同点是积极做事,什么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干一干,但又缺乏耐心,愿意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开朗活泼。这是求知欲旺盛,身体发育迅速的表现。与二年级的学生明显不同的是,朋友“突然”多起来了,互相联系,成群结队玩耍。看上去他们的关系非常好。这个阶段的孩子推崇学者、科学家的孩子很少,对于自己班级的学生也并不崇拜。个性差别大、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不强是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特点。所以本节课中,教师寓教于趣,通过颜色管理,队形的变换,伙伴的交换,培养孩子们身心健康。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体验跳短绳的乐趣。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的教法是语言启发和动作示范,学生主要的学法是合作学练和游戏比赛。设计紧扣学习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分层递进的形式,不断改变运动方式,逐步增加难度,循序渐进。在符合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的前提下,化教学重点与难点于无形,让教学过程简洁、高效直达目标。让学生在难度递进中反复体验、巩固提高。力争让教学方法、手段、形式、组织的设计最大程度的服务于学生对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在运动技能的学练中,让学生学会合作、相互鼓励、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