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实验学校_语文_学科电子备课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古诗两首备课人彭慧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词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诵读品味,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课堂设计修改案第一课时本课目标:1、理解“屠苏、瞳瞳日、桃、符”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热闹欢乐的画面中理解诗意。2、背诵、默写《元日》。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解释题目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二、读通古诗,理解诗句1、教师范读古诗。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1教学过程课堂设计修改案(1)注意字音:爆、屠、瞳(2)读准破句。元日唐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3、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4、借助字典,理解字义。一岁:一年。除:去掉。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据说喝此酒可以辟瘟疫。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新桃:桃符,古代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旧符:旧的门神。(语补题一1,题二1)5、借助已理解的字义、图画,理解诗意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爆竹声中松子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千家万户被旭日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总要拿新春联换掉旧春联。)6、资料情况关于作者的了解三、指导感情朗读读一读,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一)、感受“暖”1、“暖意”何处来?(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22、谁“暖”?(1)读者“暖”:文字的传递(读: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2)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相关资料)(读: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3)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读一读,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是一首经典之作。通过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四、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爆、屠、符。2、组词理解字义。五、作业古人常说“诗中有画”。请你先想象《元日》这首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语补题三)第二课时本课目标: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2、背诵、默写《江雪》并在语境中运用古诗。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新课引入出示:一幅画面,画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着小船上垂钓。3请组织语言说说画面的情景。(可以结合古诗的意思来讲)二、理解诗意,品味诗语。师:画面好空旷,情景好凄凉,背景好寥廓,这么一幅凄清的山水画作者却只用了20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赢得了众多人的称赞。出示古诗全文。1、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同桌诵读的形式,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课后注释,利用字典,学习讨论字义,以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1)理解字意绝:尽。径:小路。踪:脚印,踪迹。孤:孤独,孤单。舟:小船。翁:指老头。寒:寒冷。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完成语补题一2)(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所有高山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一片洁白,一只飞鸟也没有,所有的道路上没有行人,一片沉寂。江面的一叶孤舟上,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人,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