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人们常常赞美蔚蓝的天空,赞美它的广袤和辽阔。然而我要说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学生的心灵世界。魏书生老师有一句至理名言:“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然而这个世界是广阔而复杂的,他们有理想和追求,也有迷茫和困惑,甚至是灾难似的心理危机。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学生所患的心理问题必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们急切需要理解,需要疏导。因此,一个成功的教师,必定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呵护者。让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学习、直面人生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外部走向心灵世界是新世纪教师的必然选择。如果我们这些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各项工作一定会迎韧而解,水到渠成。大家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期望角色,都愿意自己成为老师喜欢的人学生对老师的一句话,一件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很敏感,都会做不同的情感反映。老师喜欢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会由于被爱而心情愉快,产生学习的动力反之,学生会敬而远之,不敢表现自己甚至会因压抑而落后。2013年9月,我担任高一·五班的班主任,班上有一位学生,平时很爱说话,而且说话嗓门很大。他坐在第一排,每次课前都能听到他说几句。那时候,因为刚开学,大家学习都很有劲头,表现也都很好。期中考试后,我发现他突然沉默了。接着就有旷课现象,我当时经验不多,找到他狠狠批评了一痛,并警告再这样下去就请家长。结果不但没起作用,反而感到这个学生开始和我对着干,对我的要求置之不理。我觉得我必须好好和他谈谈了,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找他谈话,开始他一声不吭,不愿和我沟通。我费了很多口舌,他才算和我说话了,并答应我不再旷课了。可好景不长,过了两周,他又不高兴上学了。当时我真想把他家长请来,有了以前的经历后,我觉得再不能简单粗暴的处理了。我开始认真地了解这位学生的情况了,原来他最近和班级同学关系不太好,而且又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考大学没什么希望,总之觉得没有什么高兴的事,上学没劲,干什么都没劲,心烦。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开始同情和理解这位学生,也深深地自责,怪自己的工作不细。于是,我特意安排几位班干多和他接触,能经常帮助他。为了使他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还充分发挥他的长处,让他担任了班级的物理课代表。并告诉他心烦时主动找我或者好朋友聊聊。情况总算慢慢好起来,他也愿意和我交谈了。一次又一次的谈话,终于感动了这位学生。以后,我们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亲切友好,推心置腹的谈话,有时候,我们也在作业本上默默地交流。虽然他的成绩仍不理想,但不再旷课。从这件事上,我深刻的体会到面对后进的,犯错误的学生,如果我们不从人是一个世界的角度看,就容易觉得学生气人,难管,难以想出好的教育方法,还容易一筹莫展,批评一顿了之,自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弄得自己心境也好不起来。从人是一个世界的角度看呢?常使自己在最难教育的学生面前也自觉信心百倍,很快便透过学生气人的一面,看到他可爱的一面,看到他热情上进,看到他的真善美,看到他的纯洁的心灵天空。这样看了,心境平和了,开阔了,话也说进学生心理去了。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班主任是园丁中负担最重的园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树"字,明确了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是心与心的交流。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使得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讲艺术,就是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教育的技巧,具有教育机智,具有灵活性。作为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智商,更要培养学生的情商,即注重情感因素,讲究教育的艺术性。搞好班主任工作,其中重要一环,就是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感受,调动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就是把学生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脑神经激发起来。必须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因为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两个自我在内心深处并存,尽管有的学生很气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