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课《三顾茅庐》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意,感受刘备尊重人才的精神品质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3.会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刘备尊重人才的精神品质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故事《三顾茅庐》,我们知道刘备两次诚心诚意拜访诸葛亮,都没见着,但他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进行了第三次拜访,这一次刘备见到诸葛亮了吗?这一节课我们就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学习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二、合作探究课件展示:嚷捆生气半里多路下马步行轻轻恭恭敬敬等候半晌功夫一个时辰快步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学生认读词语(一)默读二到四这三个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具体经过)其中每段各写了什么?(出发之前、见面之前、见面以后)(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课件展示:出发前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兄弟三人去隆中前的一段对话。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听出了什么?1.刘备很生气从这里看出刘备尊重人才,求才心切。2.谁能用生气的语气读刘备说的话?3.齐读指导读好张飞与刘备的对话(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展示: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1.齐读这两句,想想所描写的画面2.这是见面前的一段环境描写,作者这样写景有什么目的吗?(告诉我们:诸葛亮是一条“卧龙”,过着一种隐居生活。)过渡:这景正是诸葛亮刚毅高远,不同凡响的写照。刘备有没有顺利见到诸葛亮呢?我们接着看!课件展示:见面前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刘备对贤才的尊重与诚意?请同学们边读边拿笔画出那些体现刘备诚心诚意的句子或关键词。2.有人说诸葛亮是故意睡觉,因为这样才能考验刘备有没有诚心。你认同这个观点吗?(小组讨论)交流展示1.交流所画的词语2.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都可。3.说说你觉得刘备是个怎么样的人?(尊重人才,求贤诚心)(四)学习第四自然段课件展示:见面后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1.堵在刘备心头的茅草,弥漫心头的云雾是么?顿时见到了青天,他明白了什么?(请用书本上的话回答)2.见面后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交流展示1.指名学生用书本上的话回答。(群雄纷争的形式、取胜的策略)2.让学生畅所欲言,回答只要合理即可。过渡: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和他相处怎样呢?(五)学习第五自然段课件展示:出山后1.出山后,刘备依然诚心诚意地对待诸葛亮,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谁是鱼?谁是水?请你用一个成语形容这句话。学生自由读第五然段。交流展示1.指名学生用书本上的话回答。(同桌同榻一起)2.让学生先齐读刘备的话,然后回答。(如鱼得水)三、小练笔课件展示:认真读读课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指导学生写一处景物,写的时候用上比喻句。四、课外拓展课件展示:《三顾茅庐》只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精彩故事,《三国演义》里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等着同学们去阅读!五、板书设计:8.三顾茅庐斥责张飞下马步行礼贤下士诚心诚意{}求贤若渴阶下恭候下拜谒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