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二、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三、教具准备:两块小黑板四、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那“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呢?请大家打开书,找到有关段落自由地读一读。2.学生找到相关段落,自由读文。3.师:谁来读读你找到的段落?4.学生汇报(读课文第2自然段)5.师:他找对了吗?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我”是怎样画杨桃的?6.生: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7.师: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8.生:仔细观察,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9.师: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10.生个别读11.生齐读12.“我”这样做是听了父亲的哪句话?(板书:我)13.生: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14.师:当“我”信心满满地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同学们有什么反应?到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15.生: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16.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17.学生评读、练读18.师:这里有一个问号,那它是一个问句吗?19.生:不是,那是在讥笑“我”。20.师:这时老师又是怎样做的呢?他有没有跟同学一样讥笑我?到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21.生: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22.师:“审视”是什么意思?谁来做做动作?23.学生纷纷作出“审视”的样子。24.师:老师在“审视”什么?25.生:看看“我”画得到底对不对。26.师:因此便出现了下面这段对话(出示小黑板①):“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请大家在下面同桌互相练读一下这段对话,呆会儿我请同学来展示读。27.学生同桌练读28.师:哪桌同学愿意来读一读?29.学生展示读30.师:你觉得他们读得怎样?31.学生评读32.男女生合作读33.师:这时老师的神情变得怎么样了?34.生:严肃。35.师:“严肃”是怎样的表情?谁来做一做?36.学生作出“严肃”的表情。37.师: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38.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39.师:老师又问同学:‘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同学们怎么回答?40.生:‘好——笑!’。41.师: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出示小黑板②)这次他们又怎么说呢?请在下面练读这段对话:“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42.学生自由练读43.学生汇报读44.师:比较这两段对话,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吗?45.生:其中有两句话相同,但它们的标点不同。46.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7.生:前面那段对话同学们是在讥笑我,而后面的同学们知道自己错了,所以就结结巴巴了。48.师:前面的“不像”是指什么?49.生:同学们认为“我”画错了。50.师:后面的“不……像”呢?51.生:大家认为“我”画对了。52.师:前面的“像五角星”是什么意思?53.生:同学们笑“我”画错了。54.师:后面的呢?55.生:“我”画对了,确实像五角星。56.学生齐读前后两段对话57.师:这次对话后老师的情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哪个词可以看出?58.生:和颜悦色。59.师:做一做这个表情。60.学生作出“和颜悦色”的表情。61.师: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情?62.生:同学们已经知道自己错了。63.(出示老师的话)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老师说的这段话,并想想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64.学生自由读,说出自己的理解。65.师总结:从老师的话中我们知道了:“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板书:老师)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一生受用”是什么意思?66.生:不光是在画画中,在生活中也按这个话去做,从此把它做为做人的标准。67.师:这个标准就是:实事求是(板书)。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课后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11.画杨桃父亲我看到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实事求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