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寓言二则》导学案VIP免费

《寓言二则》导学案_第1页
1/5
《寓言二则》导学案_第2页
2/5
《寓言二则》导学案_第3页
3/5
三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导学案课题寓言二则主备教师程莹课时第1课时课型问题生成课班级导学教师导学时间审核人教材简析这则寓言用浅显的小故事,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只是自己害自己修改建议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使用关联词“只要……就……”。3、了解寓言故事,懂得不要自欺欺人的道理。重难点会使用关联词“只要……就……”。预习指导读懂课文,解决不会的字词。掩耳盗铃、发觉等词语的意思导学流程学习内容导学过程初读感知1、解释课题,并质疑问难。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标出自然段。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采用多种方法识字。读课文3遍(默读、大声读、自由读),联系上下文或手中的词典说一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掩耳盗铃、发觉等词语的意思整体把握《掩耳盗铃》的故事为什么可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累巩固《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告诉人们,做了坏事,(),自作聪明的结果只是()预习自测1、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1)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是听不见了吗?()(2)谁知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发觉了。()2、比一比,再组词。偷()铛()掩()愉()挡()淹()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因为……所以……只要……就……不但……而且……如果……就……(1)、()你答应别人要帮忙,()应该尽力去帮他。(2)、()他热情为同学服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3)、小明()学习成绩好,()十分关心同学。(4)、一个人有了错误,()认真改正,()不算晚。三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导学案课题寓言二则《滥竽充数》主备教师程莹课时第2课时课型问题解决课班级导学教师导学时间审核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生字、新词。3、通过理解寓意使学生受到教育,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实事求是。修改建议重难点通过理解寓意使学生受到教育,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实事求是。探究提示查资料,了解关于“竽”的知识。韩非子是谁?向同学介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导学流程学习内容导学过程明确目标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顺课文。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采用多种方法识字。读课文3遍(默读、大声读、自由读),联系上下文或手中的词典说一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排场、待遇、腮帮、滥竽充数、装腔作势。(学生互说,班级展示)问题探究1、南郭先生为什么偷偷溜走?3、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检测1、照样子写词语。一点一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年又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面词的近义词。软弱—()本领—()真的—()3、把成语补充完整。()耳()铃()()充数装()作()()人()目守株()()亡羊()()总结寓言是运用虚构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提升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三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学生学习活动单课题寓言二则课时1班级姓名使用时间知识链接反思或纠错学习目标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会使用关联词“只要……就……”。6、了解寓言故事,懂得不要自欺欺人的道理。重难点会使用关联词“只要……就……”。预习指导读懂课文,解决不会的字词。掩耳盗铃、发觉等词语的意思学习流程学习内容初读感知1、解释课题,并质疑问难。3、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标出自然段。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采用多种方法识字。读课文3遍(默读、大声读、自由读),联系上下文或手中的词典说一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掩耳盗铃、发觉等词语的意思整体把握《掩耳盗铃》的故事为什么可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累巩固《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告诉人们,做了坏事,(),自作聪明的结果只是()预习自测1、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1)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是听不见了吗?()(2)谁知手刚碰到铃铛,他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寓言二则》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