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说课)VIP免费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说课)_第1页
1/3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说课)_第2页
2/3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说课)_第3页
3/3
1《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说课稿哈尔滨市第46中学校杨胜男一、说课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据此,教学活动重心是地表形态的成因分析。二、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课时,对认识地貌的形成和变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对地壳和地表形态做整体了解,是自然地理中关于地形要素的重要内容。对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二下学期区域地理的学习以及“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有着广泛的联系,起着很强的基础知识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2)理解外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形成、变化过程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景观图片认识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2)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重点难点:1、外力作用的几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三、说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对地形(地貌)有一定的认识,虽然不系统,但基础存在。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中宜采用案例教学法,展示典型的图片材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四、说教法1、分组探究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案例教学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析和思辨能力。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2导入新课学生活动教师讲解学生活动成果展示阅读材料成果展示亲子档节目“爸爸去哪儿”课前热身:外力作用大胆说出来1、他们属于外力吗?太阳辐射、风、流水、海浪、冰川2、哪些属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呢?岩浆活动、风化、侵蚀、地壳运动、搬运、地震、沉积、固结成岩风化作用地貌:花岗岩球状风化、砂岩球状风化课件:风力地貌空间分布图流水地貌空间分布图活动探究:你发现了哪些地貌?能说出其成因吗?风力组一:风蚀雅丹风蚀蘑菇风力组二:沙丘流水组一:上游段中下游段流水组二:山麓处入海口处风力组:材料一:流动沙丘在沙漠区分布很广,其特征是: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形态典型,在风力作用下,容易顺风向移动。它对交通、工农业建设威胁大。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一带。其中,新月形沙丘是最典型的一种。材料二: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一处独特的景观地貌,形状怪异,经常发出怪异的声音,故为魔鬼城。流水组:以学生感兴趣的点入手,引导其迅速进入状态。将简单的问题抛给学生,增强其自信心。抛砖引玉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体现其主体地位,塑造生命化课堂。表格填写过程配以地貌景观图,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加深印象。突破重点难点根据图片,完成表格展示成果。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3阅读材料总结概括材料三河口三角洲,是指河口段的冲积平原。河流入海时,因流速减低,所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积延伸,逐渐而形成堆积体。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流速降低,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区域。材料四: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嫘胜地瑶池景,如信天宫在人间。贵州的织金洞又名打鸡洞,它是由11个景区,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组成的天然洞穴,形成了山中有洞洞中有景的奇特景观。重点强调三角洲与冲积扇,将二者对比分析,突破难点。该地貌为重点考察内容,课堂应强调其重要性,引起学生关注。将本节知识回到中国地图,展示我国地貌的分布状况,既形象直观又高度概括。预设1、利用风力与流水地貌分布图,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借助四个资料,引起学生的关注,突破重点难点。3、将地貌类型回归到中国地图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说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