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给小学语文教学插上翅膀陈仓区阳平镇三联小学王亚国6665745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电教媒体正在深入课堂。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仅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诸多因素导致的不足,而且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谈几点体会。一、纠正发音,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由于各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纠正发音。如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相混淆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对照发音阻碍气流而形成的,而zhchshr则是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然后稍放松,让气流从缝中挤出。然后用一个彩色的硬纸板画一个舌的形状,舌尖用一不同于纸板的颜料涂上,再画上个硬腭图,每一部位涂上不同的颜料且保证与舌面的颜色相同的部位接触阻碍气流就为一个字母正确的发音,反复示范、讲解、纠正,最后学生一定能纠正自己的发音。因此,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电教设备,可做到听音辨形,视听结合,把抽象的、无法触摸的发音要领形象化、直观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谐的教学情景,就是充分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同时也陶冶了情感。在学习《美丽的集邮册》一文时,教师在出示课题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个领域的精美的邮票套图:既有祖国壮丽河山的多姿与巍峨,又有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先人所创造的惊世之作。面对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学生深深地陶醉了。教师随机播入了优美的观赏音乐,并声情并茂地进行范读,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全神贯注地听,尽情欣赏那无限的美景。这样集邮册的美就立体、直观的映入学生的脑海,孕育了爱美情操,学生纷纷举手用语言描绘这份美,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因此,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的这种教学氛围,无需教师讲解美妙的声响显示已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身临其境,在不自觉中融入了美感教育,并陶醉其中。三、丰富内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在阅读中经常遇到困难,从而产生思维梗塞,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录像手段能够有效地突破学生认知和思维难点,加速学生所学知识由感性向理性过渡,增强阅读效果。如《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文,主要写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然而,光是凭借着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当年这首歌曲给中国人民抗日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的无可替代的精神支柱的作用。于是我利用了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并播放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奋勇杀敌,誓死为国的精彩片段,通过生动的画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浓浓的学习激情。四、形象生动,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原理,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直观形象地提示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到说明类、游记类文体的课文课堂教学秩序呆板,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例如,《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说明文,大部分学生没去过雅鲁藏布大峡谷,对课文缺乏感性认识,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神奇的大拐弯”“云遮雾涌的神秘”“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立体的自然博物馆”等之最的影像资料,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风光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学生就会带着自己的体会去美读课文,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总而言之,在小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多层面的参与活动和接受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但是如何能真正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者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