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需要随时随处教育的范晓霞早自习,像往常一样,以小组为单位的练习册讲解如常进行,台上同学讲析认真,台下同学大都聚精会神,只有一同学趴在桌上昏昏欲睡,我过去轻轻拍了他一下,他睁开眼睛坐了起来,但依然睡意甚浓,我又过去轻轻提醒:做点笔记,赶赶瞌睡虫,没料到,此同学突然发怒。口含不耐烦地说:“我丢了这一页了,我又不是故意不写的!”我也一下有点情绪失控,马上反口:“哟,你丢了还有理了,是老师让你丢了的吗,你认为是给老师写吗,怎么还如此理直气壮,站起来!”此同学边站边将凳子往后挪去,并故意发出很大的响声,以示不满。为了不影响全班同学的自习,我克制了自己的情绪,继续听同学讲题,恰好,这时同学讲到了一道语言表达题,大意是说:在一次重大演讲比赛中,命题演讲结束后,进入复赛的几名选手中只有一名男选手,在复赛正式开始前,主持人希望大家随便说点什么的时候,有一位女选手说:“男同胞们,赶快跟上来!”所有的女同胞立即鼓起掌来。这时,那位男选手说:“不错,命题演讲是女性居多,但是报名参加即兴演讲的可全都是男同胞。在这个项目上,我今天代表男同胞们迎接挑战。”看来,争论的场面就要开始了。话筒递给了评委李老师,他说了一句很得体的话:“各有所长。”气氛顿时缓解了。轮到主持人了,主持人说了一句“谁也不得罪”的话:“都是半边天”男同胞和女同胞都乐了起来,我趁势说起了刚才的事,我对全班同学说:刚才,××同学讲的是一道语言表达要得体的题,这类题型充分反映了语文要达到的育人功能。大家刚才看到了老师和××同学发生的不愉快的一幕,其实这正是一个活生生的语言表达要得体在生活中的体现,得体不仅表现在表达内容要得体,也表现在口吻要得体,××同学向老师解释丢了我们正在讲的这一页题,本无可厚非,他如果是用一种真诚的口吻告诉老师,老师是可以理解且谅解的,但他却是用一种很带情绪的、抵触的口吻来说,这样,他要传达的情感本意就发生了变化。我知道,我们同学有的时候不是故意的,之所以犯错,是因为平时没注意到这方面的修养。前两天在另一个班也有类似事件,某同学有好几次不交练习册,老师找来问原因,他说忘了,我说忘一次可以,几次忘,恐怕就不是一个“忘”字可以解释的了吧!他沉默了,我问:“计划什么时候交?”他回答:“你什么时候要?”我说:“我什么时候也不要,我要了没用。”同学抬起脸,用有点不解的眼神看着我,我才意识到,他不是故意的,他已经不得体地表达了,却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于是我缓和一下口吻说:“作业是应你自己主动为自己完成的,已经几次未按时交了,老师问,还不是应该马上积极主动地回答一个最短最快的交作业时间?怎么要问老师什么时候要呢?证明在你的潜意识里,认为作业就是给老师写的,是这样吗?”同学听了,低下了头,说:“老师,我错了,今天上午上语文课前我就交!”我说:“这就对了。”之后,他和我都笑了。我在讲这件事的时候,发现刚才还很有抵触情绪的那位同学神色缓和了。我又对同学们说:“我们在知识的学习中,要注意和生活的联系和接轨,我希望大家,通过在校的学习,我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怎样做人,语文课上更是这样,老师始终认为,人品第一,知识第二,当然,品学兼优最好!”全班同学肃然,但我从他们的神色中,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触动!反思:在遇到和同学之间发生未预料到的冲突时,老师不能过急、过强硬,要有姿态,既要让学生有所畏惧,又要让他们最终心服口服。感言:学生是需要随时随处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