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哈尔滨市风华中学校孙东红《课题3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课题课题3爱护水资源授课人孙东红学校哈尔滨市风华中学校职称中一年龄34电话13895848114E-mail:sundonghong@163.com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2、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2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在合作中使学生发挥自身特点,张扬个性,体现自身价值,培养学生持续地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创新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一)淡水资源少且分布不均结合最近哈尔滨市的停水,提出问题:“停水时你有什么感受?”接着播放2010年西南干旱的公益广告,使学生受到触动,将学生带入本课题。“水球”为什么缺水?引导学生看书P74—P76,思考和总结出:1淡水资源少且分布不均;2水体污染严重。把这部分教材上的重点内容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并加入新鲜的东西--我国人均水量2300立方米,哈尔滨市的水资源现状如何?---哈尔滨市人均水占有量只有1350立方米,市区人均占有量更是少得可怜,仅为91立方米。使学生对比三个数字,认识的观看视频、获得强烈的心理震撼!结合自己停水时的感受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应该爱护水资源。引入新课的学习思考、快速阅读、总结。通过阅读教材,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人类为什么缺水,也了解到我国的水资源是贫乏的。通过教师介绍哈尔滨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学生获得惊人的感受:我们自己--—哈市的人们如此缺水!内心自然产生一种想为节水做点什么的想法,使整堂课学生的情趣始终在这里,学生真正”动起2教学流程(二)水体污染严重水体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生活中的节水方法爱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视频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淡水资源的短缺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通过展示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片,教师配以适当的解释,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污染的严重危害!进而引出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水体污染的来源:1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2工业上废水、废物的任意排放3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解决措施:1工业上废水、废物处理达标后再排放;2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3农业上要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建议使用农家肥;补充介绍:电池中的汞对水的污染情况及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一节1号有汞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完全失去农业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以使600吨水无法饮用。”展示图片,“如果再不珍惜爱护水资源,人类将来自就会这样!引出对于节水方法的总结来!”观看、倾听、思考、联系生活、联系到自己。结合生活实际和教材中水体污染来源示意图,总结出水体污染的原因和解决措施,明确废水中氮、磷元素的增多会使水质恶化,引发“赤潮”,生活中注意使用无磷洗涤剂等。对于生活中的电池对水的污染,有的学生不知道,或者说不知道有这么严重,对于指导学生今后处理废旧电池有一定的意义。3教学流程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指导学生实验(如图)提出更具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何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提问,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完善,教师给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实验。播放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微观视频,结合教材上静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反应的微观本质,明确中和反应的实质。学生独立思考,搜索相关知识储备,设计方案,合作细化实验操作,获得成功的喜悦。落实到书写,提高能力。观看、思考、分析,明确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而氯离子和钠离子并没有结合,这是很多学生都会有的错误认识,突破教学难点。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播放新闻报道“浓硫酸泄漏”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自然引到对酸碱中和反应应用的学习。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1、处理工厂的废水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留做空白点,让学生课后查资料,下堂课交流。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中和反应应用例子呢?”提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