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市基础教育“教育创新”论文评选申报表所属区县:学科分类:论文编号论文题目论活动区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作者姓名刘馨宏第一作者姓名刘馨宏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90.4学历大本职务幼师职称幼教1级教龄4年邮箱Xiaobaizhu199004@163.com手机13652123429单位凯旋幼儿园电话指导教师本人承诺申请人郑重声明:此项成果确系申请人所有,因此引发的争议及后果由申请人承担。申请人签字:年月日学校审查意见经学校审查,此项成果确系申请人所有,同意申报。领导签字:学校盖章:年月日区县教育学会意见盖章:年月日评审结果一等奖评审意见及违规情况记载二等奖三等奖建议区级不予评审诚信违规备注论活动区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低结构材料投放在活动区内的作用作以说明,并从实践中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使低结构材料在活动区内的使用能够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关键词:低结构材料活动区一、相关概念界定《指南》中指出低结构材料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材料进行简单设计但不限定玩法,由于目标非常隐蔽,对幼儿来说自主的空间仍然很大。低结构材料它更重视幼儿个别化活动,其设置的活动内容紧贴幼儿生活,材料投放丰富多样,充分体现游戏化、情景化和人性化等特点。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选择不同的活动项目。通过自己的不断研究、摸索,自主地了解未知的道理或生活知识。鼓励和帮助幼儿发展独特的兴趣,针对幼儿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出现的各种能力设立活动内容,并提供练习的机会,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在活动中是孩子的玩伴,活动的观察者以及问题的帮助者,充分凸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布鲁纳曾说过“教育对象是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进行学习,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尊重幼儿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因此,区域中投放的材料如果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那么幼儿将无法与操作材料产生相应的动态性的互动就不能也无法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和各种经验的积累,因此如果我们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中多考虑其层次性、递进性,将能够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需求。一、活动材料生活化与小班相比中班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更趋广泛,他们关注的不再局限于“我”的周围,身边的人和事都躲不过他们的眼睛。在一次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万花筒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几个爱“钻”的男孩老是围着老师想要知道万花筒的原理与奥秘。于是,我们生成了“我来做万花筒”的科学操作区活动。教师提供纸、笔、玻璃板等材料,鼓励幼儿自己研制神奇的万花筒。孩子们兴趣极高,在一次次的试验中发现万花筒在制作的时候,镜面越多折射出的影像越多越漂亮。孩子每天都能接触到很多信息,但他们的社会阅历,分析判断,观察了解等能力还不够,因此他们总爱问“为什么”?低结构正好为他们创设了了解生活、感悟生活的良好时机。我的个性相框(粘贴花边、豆豆),冬天的蔬菜大棚(科学、绘画、粘贴)、毛毛虫站起来(操作、益智)、弹黄豆、吹豆豆(操作)、我家住几号(益智、语言)等,这些主题的活动都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活动通过动脑、动手、动嘴等形式让孩子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不断拓展、丰富生活经验。二、活动材料多样化低结构活动对于教师也有很大的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地观察、研究孩子,排查、挑选最适合的材料,使孩子在安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游戏。因此,生活中的很多材料都是我们活动的原料。孩子们特别喜欢操作区的“小刺猬背果果”的操作材料。为了避免孩子们操作材料的单一性,我们将此区扩大改为夹子区。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他们喜欢的夹子,各种各样,有书夹,晾衣夹,木头夹子等等。老师从房顶吊了一个网状的“小顶子”为的是扩大孩子们夹的范围与情趣。老师从“小顶子”上顺势夹下来几个夹子这样幼儿也能够得到并且也能充当范例。孩子们在这个“夹子区”每天如火如荼的,今天夹一条飞龙请老师过去看看,明天夹一个鲸鱼请老师去瞧瞧每天都有新的创意与造型。三、活动材料的层次性由于个体差异造成孩子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上有很大差别,又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教育和环境的不同,孩子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幼儿间的差异,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