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有效教学的源动力-----《字母表示数》教学叙事眉县首善镇东关小学高海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字母表示数》一课比较抽象、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我在开课前先师生同唱《字母歌》然后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唱的《字母歌》真好听!生活中,你们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字母?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课件出示WC、扑克牌、网址、CCTV、车牌号、单位符号……然后教师小结:字母的作用可真大!同学们想不想对字母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字母表示数》。在师生同唱《字母歌》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见到过字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接着,通过读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让学生思考如何用一句话简单的表示这首儿歌?猜年龄游戏:当××1岁时,老师有多大?5岁呢?等等。摆图形:由摆三角形—正方形,引导学生体验探究,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方法,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由“读儿歌-猜年龄-摆图形”,1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的同时,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从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到计算公式,使学生经历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深刻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学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体验探究、学习新知的基础上,通过智慧屋、填一填:我们每76年才见到一次的哈雷彗星,在公元s年出现后,再一次出现将是公元__年……音乐吧、读一读: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等,将数学知识有机的渗透到问题情景中,并注重调动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的快乐吗?有什么收获?”最后在学生的自由交流中结束全课。整节课始终注重营造亲和的师生关系以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结合生活实际的同时又紧密联系学生的年龄特点,读儿歌、猜年龄、摆图形,将一个个学习素材溶于形式多样的情景之中,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到了新知,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更大程度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