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李堡镇中心小学王小琴教材简析: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本文文质优美,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要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部分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地朗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4、了解樟树的外形及生长特点,并指导背诵课文的第四小节。5、通过学习第四自然段,渗透从整体到部分的写法指导并进行仿写。教学重、难点:1、通过结合上下文、联系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词语“故居”、“稠密”、“蓬蓬勃勃”、“繁衍后代”等。2、重点指导“繁”字的写法。3、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仿写。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1、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时我们认识了一位勇于破陋习的伟大人物——孙中山。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再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女士,想知道她是谁吗?2、是的,她就是宋庆龄,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3、对于这位端庄典雅的宋庆龄,你了解她吗?请看大屏幕,谁来读读这段文字介绍。(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在危难时刻,她大义凛然,英勇战斗,从不向反动势力妥协,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妇女之一。)4、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她的文章,齐读课题。什么叫“故居”(一般指有名的人住过的地方。)大家听说过我们大美海安的紫石中学吗?因为韩国均故居就坐落在我们家乡,而紫石中学就是以韩国均的字紫石命名的。5、过渡:那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到底是怎样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激发兴趣,闯好三关过渡:现在,我们要去游览宋庆龄故居了,可是那里的工作人员发话了:只有你们成功闯过三关,取得这份“导游证”,才可以进去参观。你们有信心获得它吗?(一)、第一关:词语我会学出示词语:cūzhuàngchóumìbānjiā粗壮稠密搬家chóngjìngzhānyǎngjìniàn崇敬瞻仰纪念sìjìchángqīngpéngpéngbóbó四季常青蓬蓬勃勃fányǎnhòudàizhīkūyèluò繁衍后代枝枯叶落指名读:谁来先和他们打上招呼?(评价:你读得字正腔圆。)教学“繁”:出示带“繁”的语言。请一名男生来读好这句话。现在你领悟出了,什么是“繁衍后代”吗?(词语:让后代逐渐增多、增广。这里的繁是繁殖的意思)这就是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拓展:但是繁并不仅仅局限于繁殖的意思,他还形容枝叶多,什么词?(繁茂)满天的星星(繁星),上海这个大都市高楼广厦、人流如潮,十分(繁华)。看来,同学们知识量储备得很充足。谁当小老师,读并记住他们。出示“繁”看了这个字,你想提醒伙伴们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封口变红)跟我写:每字左上要封口,反文右上写伸展,下方绞丝稳稳站,三者紧凑,要扁宽。同学们,按照老师刚刚的口诀,你尝试在练习纸上写一个“繁”字。展示、评价。(竖钩要对竖中线,师及时修改。)去拼音读词:请南面一大组与词语朋友亲密接触,读他们。换节奏读:如果我们变个方式读,也许你认为词语不会那么枯燥乏味了。先看老师的。你们来。学到这里,听听故居的工作人员对你们第一关的表现评价如何?过渡:其实作者茹志鹃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写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我们继续闯关。(二)、第二关:语段我会背出示:“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1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①(出示樟树枝干图)多么粗壮的樟树啊!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试着再读一读,把你看到的景象读出来,还可以加上动作读。②谁想抱抱它们?不能抱,但你可以用读的方式来抱一抱。(你读得有胳膊那么粗了,有水桶那么粗了,我抱不过来了------)③粗是粗了,我觉得枝干伸得还不够远,谁还想读?如果能把“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表现得再强烈些,我想会更好,谁再来读?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④请同学们带着动作一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