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村资源,创造教育环境李家庄联校冯家庄幼儿园高改兰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源泉。”作为地处城郊的农村幼儿园,我们最优越的环境就是大自然;因此,我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特色,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新《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地处农村的我园,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特色,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发展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游戏.陶冶幼儿的性情,促进幼儿的发展。首先,我因地制宜,创设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游戏环境。农村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活动天地大,动植物繁多,这些都是农村幼儿园的优势,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自然常识,发挥聪明的才智,就一定能创造出许多丰富有益的活动材料。来促进幼儿的发展。1、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选择性的室内操作材料。深刻领会《指南》精神,使教师认识到物质环境的改造应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为此,教师要和幼儿一起设计环境,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收集各种自然物和无毒的废旧物品,布置教育环境,教师和幼儿共同采摘树枝,竹篾,制成各种物品来装饰环境;或剪粘稻杆,用废纸盒和幼儿的绘画作品做成一个彩色电视机,陈列在教室的一角;随着季节的变化改变环境的布置,使教室始终充满欢乐、童趣和生机。此外,教师与孩子共同收集在农村到处可以得到的自然物中,选择卫生、安全、适宜、无污染的材料用于操作和游戏,如石头、树叶、草、竹;废旧材料包装纸、盒塑料瓶等;生活用品:种子,毛线、蔬菜等。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足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引起他们主动地去尝试、操作的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随后的活动中,孩子们参与布置环境及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2、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教学操作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容易获得知识的活动。用农村自然物进行计算教育活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在计算教学中从重知识的传授变为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从重讲解演示法转变为重幼儿动手操作,真正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各种谷类、豆类、等自然物的运用,使幼儿每人都有操作的材料,真正实现了在做中玩、玩中学。同时也弥补了农村幼儿园因经费不足而造成的玩教具短缺。其次,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进行教育,拓展幼儿活动的空间,这对农村的幼儿教育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农村幼儿园的条件一般是室内小、室外大,。但农村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教师要摆脱课堂和课本的限制,把课堂移到大自然,发挥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春天来了,领着孩子到野外观察,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树都绿了,桃花开了……这些发现回使孩子们欣喜万分。带幼儿到现场学习,拓展课堂空间,田野、山头、菜园等都是教育空间,在孩子生活的大环境中进行内容丰富的教育,崇尚自然,通过自己的感官去体验、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得知识。3、就地取材,提供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器具。根据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大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大量的民间游戏。如,“赶球”、“贴膏药”、“石头剪子布”、“跳房子”等这类游戏。不仅促进了幼儿身体技能的协调发展,还培养了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机智勇敢的精神。利用农村资源如:竹子做成高跷,用梯子搭成小路,用稻草当成小山等等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攀爬、钻、平衡、堆积,在玩耍中发展了孩子们的交往、合作、动手、创新能力。其次,我在区角活动中,有效提高材料的利用率。1、开设区角活动中,根据主题活动,有目的地收集自然物废旧物品,提供一些成品与半成品材料,激发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兴趣。如:石头、树叶、纸、盒塑料瓶、种子、毛线、蔬菜等把各种物品进行整理加工,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活动区中,如把植物的枝、花、叶、籽放在美工区中,把种子、果实放在拼剪区中,把竹竿、木头放在建筑区中,把瓶子、饮料罐放在娱乐区中,幼儿除了每天在来园时能够随意使用,自由操作外,还有每周半天固定的时间进行区角游戏活动,有效发挥了材料的作用。2、根据需要及时更换材料,创建动态区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