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句中停顿文言句子停顿的目的:让句意更明显。根据题目要求一般停顿1—2处。考题呈现:1、2013南通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2、2012南通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因取旧案反覆观之3、2011南通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使人过涧(2)盖夕虹也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1.夫战,勇气也。2.盖大苏泛赤壁云。3.然胡不已乎?4.即书诗四句……5、而山不加增6、是以谓之文也7、今天下三分规律探究:句首句首(句首发语词)表示领起的词语之后,例如:“夫”“盖”“其”“岂若”“得无”“至若”等词领起,句首关联词语之后,例如:“若”“而”“虽”“且”“然”“然则”。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句首有总结性的词语,例如“故”“故曰”“是故”“是以”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句首有表示方位或时间性的词,例如“俄而”“先”“中”“今”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1.臣之妻私臣……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规律探究主语和谓语构成单句的基本结构,诵读时主谓之间要停顿。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今天下三分……3.荆之地方五千里……4、今齐地方千里规律探究有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在古汉语中则是两个单音节词,意义也有所不同,诵读时中间要稍有停顿。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1、其一犬坐于前2、山行六七4、船载以入规律探究名词作状语时,不能把状语和中心词分开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1.广故数言欲亡。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规律探究宾语也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独立性较强,谓语中心语和宾语之间一般也要停顿。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复杂的句子断句,应注意在翻译的基础上看动词的管辖范围•2013南通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复杂的句子断句•2012南通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因取旧案反覆观之•句首表示领起的词语之后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总结性的词语,方位或时间性的词之后,应当停顿。•主语和谓语之间要停顿。•谓语和宾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词语中间要停顿。•名词作状语时,不能把状语和中心词分开文言句中停顿的方法:•正确地将句子翻译出来准确地理解文意。•借助文言句中停顿的规律进行停顿: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②,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来④。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⑤!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⑥,终不食而死。注释:①黔敖:人名。②为食于路:在道路上摆放了食物。③蒙袂:用衣袖蒙着脸。辑屦:拖着鞋子。④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⑤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⑥从:跟随。谢:道歉。给下列句子停顿(一处)•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义不杀少而杀众•3.舜发于畎亩之中4.是故谋闭而不兴•5.入则愧其家室6.倏尔黄烟四起•7.发闾左适戍渔阳8.京西转运使奏其事•9.然其所为皆合道理10.聚其里人饲之•11.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12.唯与外弟萧琛善•躬耕于南阳受任于败军之际•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动补停顿状谓停顿动宾停顿古二今一转折主谓连动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