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为篮球(复习直线运球,学习变向运球)和迎面接力游戏,均选自省编中学《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教材内容。球类运动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选择变向运球技术作教材,是依据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本次课是篮球运球的第1课(共3次课),学生对第1次课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篮球直线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为本次课奠定了良好基础。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初一(3)班和初一(4)班的男生,共40人。该两班男生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篮球运动,篮球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他们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只是有些过于好动,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因此要设计好课的组织工作。三、教学理念贯彻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四、重点和难点重点为:两手触球部位与力度;难点是:左右手交换时的衔接。五、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明确直线运球与变向运球的区别,以及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变向运球动作;通过接力赛跑,发展腿部力量。3.情感目标: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六、教学方法1.讲解法与示范法: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和直观优美的示范,让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球的反弹角度与手按(拍)球的部位有直接关系”等技术原理,建立清晰的变向运球的动作表象。2.探究法:对比较难的快速变向运球动作,分小组讨论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归纳。较差的特征,因此宜在教学中多应用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进行模仿练习。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1、游戏、比赛参与法:将教学内容全部融合于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尝试教学法:依据“实----再实践”的规律,在讲解前,使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创新练习,理解知识、自我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3、示范法: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多看动作优美标准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指导、纠正误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动作。5、表扬法: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发现闪光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六、学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1、水平段分组合作法:学生依据自身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的自我评定进行分组,组内互助学习,其目的是通过自选难度,自由分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真实的需要。2大胆尝试练习法:在教师或同伴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做跨越障碍练习。其目的是:通过大胆的尝试增强学生的勇气,建立自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七、动作要点、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动作要点: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体稍前倾。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1、预摆不协调纠正办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2、腾空过高或过低纠正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类错误效果很好。3、收腿过慢或不充分.纠正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动作要及时。4、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八、教学过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