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扬州期末)生物2015.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组成就离不开Mg元素B.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至少含有n-m个肽键D.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2.下列是有关酵母菌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其中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CO2的生成B.mRNA的合成C.ATP的合成D.肽键的生成3.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4.右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1→2的酶存在于线粒体中B.产生的8大部分用于合成ATPC.6可全部来自叶绿体D.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5.右图表示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B.高等动物细胞中,e→a时期中心体进行复制C.植物细胞中,a→b时期高尔基体的活动加强D.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b→c→d→e→a1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相对性状的重新组合可来自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D.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可导致基因重组7.图1为某二倍体生物(AaBb)细胞不同分裂时期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相对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其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若为减数分裂,则A与a的分离和A与B的组合发生在cd段B.图1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含有4个或2个染色体组C.图2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D.图2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8.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转化率与所提取的S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关C.S型菌与R型菌致病性的差异是由于细胞分化的结果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9.某动物的基因A和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显性或B显性的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A.1/4B.1/5C.1/9D.1/1010.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B.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筛选培育抗病毒新品种C.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加速新基因的产生,从而加速育种进程D.为了避免对三倍体无子西瓜年年制种,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11.下列关于动物体内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激素只能运输到并作用于一种靶器官或靶细胞B.抗体是由浆细胞或记忆细胞产生的,具有特异性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各种激素和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1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C.人体内的T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13.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侵入人体后专门寄生在肝脏细胞中。乙肝疫苗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蛋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2A.乙肝疫苗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B.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诱发人体产生细胞免疫过程C.生产乙肝疫苗需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并使之...